学校布局调整后学生道德成长风险探析——基于对全国9个省份的调研
本文关键词:学校布局调整后学生道德成长风险探析——基于对全国9个省份的调研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促进了广大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使农村学龄儿童广泛受益,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其中很重要的是缺乏对学校撤并给农村学生个体成长特别是道德成长影响的关注,忽视了由此带来的学生道德成长风险。通过对全国9个省份27所农村学校的调查发现,学校的撤并增加了学生道德成长的风险。其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学校环境的复杂导致学生道德成长的不确定性;家庭教育的缺失衍生学生道德成长的偏向性;家校合作的弱化增添学生道德成长的或然性;社区生活的疏离增生学生道德成长的偏差性。我国可以从营造和谐的学校内部环境、发挥完整的家庭教育功能、探索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创造良好的学校周边环境等方面着手化解学生道德成长风险。
[Abstract]:The adjustment of rural school layout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basic education and made the rural school-age children benefit widely,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exposed many problem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e lack of attention to the impact of school withdrawal on the individual growth of rural students, especially the moral growth. The risk of students' moral growth was ignored. A survey of 27 rural schools in 9 provinces of the country was conducted. The withdrawal of schools increases the risk of students' moral growth, which is manifested in four aspects: the complexity of the school environment leads to the uncertainty of students' moral growth; The lack of family education gives rise to the bias of students' moral growth; The weakening of home-school cooperation increases the probability of students' moral growth; The deviation of students' moral growth from community life. Our country can build a harmonious school internal environment, play a complete family education function, and explore an effective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echanism. Create a good school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other aspects to resolve the risk of moral growth of students.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人事处;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学生道德成长风险研究”(项目编号:BEA100033)研究成果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任何教育改革都要以教育事业进步和学生健康成长为旨归。从十多年的实际进程来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促进了广大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使农村学龄儿童广泛受益,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其中很重要的是缺乏对学校撤并给农村学生个体成长特别是道德成长影响的关注,忽视了由此带来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4期
2 高小强;;乡村社会的教育规范:批判与重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傅维利;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J];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4 谭春芳;徐湘荷;;大就好吗——美国小规模中小学校(学区)合并问题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海均;文燕;田荣;;素质教育的概念厘清和内涵外延疏理[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范铭;郝文武;;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三个“目的”的反思——以陕西为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2期
3 张鹤;;大众化背景下对高等教育价值选择的思考[J];才智;2009年32期
4 卢艳红;;道德教育视野下意义引领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游海疆;;学校道德教育的突围:从道德旁观者到道德参与者[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6 周鸣鸣;徐祯;;西部大学生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现状及相关性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期
7 王海英;;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方向选择——兼谈农村学校“撤存”之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齐佩芳;全守杰;;以“发现”促进品德建构——教师课堂观察新视角[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01期
9 靳涌韬;;个体道德成长的教育启示[J];中国德育;2008年03期
10 王丹;;从“虚拟”走向“现实”的学校网络道德教育[J];中国德育;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4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伟;诚信知行的形成机制与教育干预[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洁璇;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生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日飞;教育与儿童的自然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明宏;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沈嘉祺;论道德情感的生成与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勇;再城市化趋势下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雅静;大学生网络诚信观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浩;大学生思想品德的自我建构[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颖;转型期中国学校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D];河南大学;2011年
5 聂吉凤;西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偏差及纠正[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攀攀;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问题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庞燕;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自我超越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8 刘近;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低效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莉;生命教育视角下未成年犯人性化教育改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媛媛;儿童的自由与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丁丁;;教育的问题[J];读书;2007年11期
2 阎光才;;迫不得已的荒谬?[J];读书;2008年07期
3 杨齐福,吴敏霞;近代新教育在废科举后发展取向的偏差[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顾彬彬;;“追寻美德”:麦金太尔的美德观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刘旭东;;对教育与生活关系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6 刘旭东;;对教师“去理论化”现象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23期
7 刘东升;情、理、法:建构现代伦理的三维度[J];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06期
8 杨大伟;;凯洛夫《教育学》:斯大林意识形态的教育代表作[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8期
9 朱光明;;透视教育现象学——论教育现象学研究中的三个基本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10 周福岩;;从民俗的视角看礼俗社会的精英伦理[J];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秀艳;美国小规模学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延;农村教育何以应对税费改革?[J];中小学管理;2001年Z1期
2 赵声贵;努力开创农村教育新天地[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04年02期
3 吴德新;农村教育城镇化: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津市市农村教育城镇化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教育;2003年15期
4 唐从健;吴大明;;采取措施加强农村教育[J];四川教育;1983年09期
5 本刊评论员;;把农村教育转到济和社会发展服 着重为当地经务的轨道上来[J];湖南教育;1988年01期
6 王冰;关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甘肃教育;1996年Z2期
7 李如珍;完善农村教育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的基础[J];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8 张宝臣;论农村教育与农业发展的关系[J];教育探索;2002年04期
9 李治邦;论农村教育与农村现代化[J];中国农学通报;2003年01期
10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J];安徽教育;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牟永皓;;由三代教师的服务意识,看农村教育的隐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2 ;陶行知有关农村教育几段言论的摘录[A];小村庄大教育——前元庄实验学校改革之路[C];2005年
3 曹伟;;加大投人 突出重点 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在省陶研会六届三次年会暨农村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A];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六届三次年会暨农村教育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胡桂生;;试论陶行知的农村教育思想[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5 ;实施科教兴乡战略任务 促进农村教育快速发展[A];科教兴乡之路——山西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探索[C];2000年
6 李龙仲;;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马青;;新农村建设的路径与农村教育的战略选择[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马洪江;陈松;黄辛建;;四川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马尔康县农村教育调查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9 ;巩固发展农村教育 加快科教兴乡步伐[A];科教兴乡之路——山西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探索[C];2000年
10 潘琴;;关于贵州农村教育——对贵州农村教育的几点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晓莉;农村教育怎样重视都不过分[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赵铮;真心实意地为农村教育出主意想办法[N];中国社会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刘西艳 李延军;农村教育的尴尬与希望[N];铜川日报;2007年
4 记者 杨展凌;心系农村教育 民盟市委“烛光行动”四进陇脚[N];六盘水日报;2010年
5 朱梦聪 肖敏 通讯员 杨必刚;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记者 郭炳德;河南落实三件实事支持农村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蒋建华;克服农村教育资金短缺与质量低的难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韩松;化解农村教育硬核的关键[N];光明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郭芳全 赵文学;城乡失衡,拉响农村教育警报[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10 李凝;把对农村教育的督导作为重中之重[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立群;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2 吕丽艳;教育卸责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秉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晓梅;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王强;理想与现实:美国农村普及教育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锦兴;改善农村中小学校长领导效能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曹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宗希云;黑龙江省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策略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9 周芬芬;效率与公平: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标冲突与协调[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坚;延续的痛苦——身体社会学视域中的农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春阳;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师资保障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2 史爽;农民“实用理性”教育价值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丽嫡;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建议[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4 曾其祥;农村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孙颖;新农村建设中的义务教育阶段布局调整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彩凤;福建省农村未成年女性科学素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万国华;困境与出路: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王悦洲;中国农村教育与农业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刘朝春;农民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诉求与重要推力[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79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379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