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新媒介对青年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近代新媒介对青年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 出处:《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兴起于中国近代的报刊杂志相对于中国旧式的邸报,是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新报刊媒介介绍西学、形式多样、生动形象,很快便成为社会舆论的风向标、民众抒发个人思想的平台,受到当时青年学生的热爱和欢迎。报刊媒介不但向青年学生传播了新知识,唤醒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而且改变着青年学生的读书生活方式,影响着他们的爱情观、人生观,指引着他们的人生方向,对当今全媒体时代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培育有重要的启示。
[Abstract]:The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which sprang up in modern China are a new kind of communication medium relative to the old style of Chinese residence newspaper. The new media introduced western learning in various forms and vividly, and soon became the vane of social public opinion. The platform for the public to express their personal thoughts was loved and welcomed by the young students at that time. The press and media not only disseminated new knowledge to the young students, but also awakened their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patriotic feelings. Moreover, it changes the way of reading and living of young students, influences their view of love and life, guides their direction of life, and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values of young students in the whole media era.
【作者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基金】: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红色文化’传播研究”(12XKS028)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报刊媒介的产生和青年学生群体的兴起,无疑是改变社会、思想与文化版图的重要现象。在阅读报刊杂志越来越成为时尚风气的情形下,青年学生愈来愈深地受其影响,他们充分利用这一新的媒介资源,营造着自身的生活,塑造着自己的身份,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投身于挽救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徐国利;;传统与现代二元教育和安徽现代文化名人的成长——以陈独秀和胡适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王开玺;传统服饰与近代外交[J];安徽史学;2001年02期
4 高强;清末革命派尊黄现象述论[J];安徽史学;2001年04期
5 刘长林;储天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话语分析[J];安徽史学;2009年06期
6 王菠;董辉;;浅析晚清“商战”思潮的兴起及其社会效应[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胡海梅;;美苏民族政策比较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8 王先俊;论周恩来的伟人品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沈世培;;论辛亥革命与晚清民族资本主义关系有关问题[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鲍超;刘爱平;;法国大革命与陈独秀早期思想——兼论第三种革命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华;;比较史学视野下的苏联和南斯拉夫的解体——苏联、南斯拉夫与美国联邦制的比较[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2 张金德;;1898-1902年间严复心态初探[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3 潘斌;;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及其当代意义[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倪稼民;耿志敏;;苏共自身文化建设问题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5 邵雍;;兴中会时期孙中山与美国致公堂的关系[A];近代中国(第十五辑)[C];2005年
6 王林生;;《邓小平文选》与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理论[A];’9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3年
7 葛培林;;天津与辛亥革命活动述论[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彭贵珍;;略论近代中国城市居民婚姻观念的变迁及其影响[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罗玉明;;从逐步工业化到赶超型工业化——毛泽东工业化战略探析[A];毛泽东研究总第1辑2006年第1辑[C];2006年
10 董一冰;;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论析[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下)[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8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付兰梅;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蓝波涛;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自安;马克思主义阶级冲突理论与实践[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欣燃;我国城市化与区域二元经济结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周婷婷;西风东渐与都市主流服饰文化变迁(1898-1927)[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晶;清末地方自治运动中的《大公报》舆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玉奎;苏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庞铭辉;广西少数民族档案的文化旅游价值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王巍;法治指数本土化构建[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金林;论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改造国民性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范玲;论斯大林的民族政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本森;急进与保守·剧变与不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德兴;;论近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儒学之发展[J];毕节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肖朗;;裴斯泰洛齐在近代中国——以其教育著作和思想的译介为中心的考察[J];教育学报;2010年01期
3 张伟;;中国首批官派留学生留美记录[J];教育;2005年01期
4 涂雪峰;;陶行知以交通促教育的思想[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年01期
5 陈家顺;;导入和整合:康德教育哲学思想在近代中国[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05期
6 吴洪成;;试论近代中国国家主义教育思潮[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周茂江;李丽华;;近代中国教育视导制度之沿革及研究述略[J];求索;2007年11期
8 陈福祥;;近代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及其对现代农村成人教育的启示[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余子中;;青年学生非正式群体剖析[J];江苏教育;1991年03期
10 罗桂兰;谈社会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秉金;王成;;杨贤江的道德、人生、理想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钟家鼎;;李端h虢泄逃齕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3 于伟;韩丽颖;;非公有制经济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应对策略[A];非公经济与青年发展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3)[C];2003年
4 阎加民;王建强;;青年学生心理咨询637例分析[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单中惠;;杜威教育思想与近代中国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6 闫加民;;青年学生心理咨询637例分析[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军;;加强学校德育教育是构筑青年学生健康精神家园的有效途径[A];山东省哲学学会“改革开放三十年哲学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黄利群;;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9 周琼;;德育为先 构建和谐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10 吴长亮;;开展心理咨询,为学生确立科学世界观服务[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青年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N];光明日报;2000年
2 毛眉;实施素质教育,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N];团结报;2004年
3 徐树雄邋封聪;走出大山 改变命运[N];固原日报;2008年
4 记者 熊飞;河南江油学子代表团与台湾青少年交流[N];河南日报;2009年
5 侯建伟;青年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N];商丘日报;2005年
6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生 高耀华;伟大旗帜激励和鞭策青年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青葱岁月勇担当[N];湖北日报;2011年
8 记者 翁飞;思想先行 学习先行 实践先行 作风先行 投身环三战略推动宁德科学发展跨越发展[N];闽东日报;2009年
9 赵秀红;学习胡锦涛向中国青年群英会致信精神[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记者 施芳;像孟二冬那样为学为人为师[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毕苑;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万琼华;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D];湖南大学;2007年
3 沈岚霞;20世纪上半叶美国对华教育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研;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的社会教育[D];四川大学;2007年
5 吕厚超;青年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阎乃胜;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铁铭;曾国藩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华;现阶段青年学生道德人格教育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吴韵;王韬的教育思想[D];苏州大学;2008年
3 乔金霞;近代湖北留学教育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周舟;青年学生儿童化倾向的心理机制及其社会动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景虹;青年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模式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6 王严;当前青年学生群体政治心理的分析及引导[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磊骏;毛泽东的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周宇峰;青年学生的同伴信任感知对其自信状况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张冬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学生思想认知偏差与矫正[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邓绘;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效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81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381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