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教育作为实践”的意蕴——基于西方实践哲学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18-01-14 03:08

  本文关键词:“教育作为实践”的意蕴——基于西方实践哲学的历史考察 出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实践哲学 教育 道德德性 工具 生命意义


【摘要】:"教育作为实践",有着自己的历史谱系:在规范性实践哲学视域中,教育是一种将人变好的规范性活动,这种活动由社会规则所生成;在技术性实践哲学视域中,教育变成了一种控制自然和社会的工具;在存在性实践哲学视域中,教育则成为一种追求生命意义的生命事业。对"教育作为实践"的考古学分析表明教育意味的转变有其内在的历史必然性:教育从德性活动转变为工具活动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的兴起和物质生产的关注,从工具理性转变为生命事业则反映了人们企图解决工具理性所带来的人的异化与环境污染这一时代问题。
[Abstract]:"Education as practice" has its own historical pedigree: in the field of normative practical philosophy, education is a kind of normative activity, which is generated by social rules; In the field of technical practical philosophy, education has become a tool to control nature and society. In the field of existential practical philosophy. The archaeological analysis of "Education as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change of educational meaning has its inherent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from virtue activity to tool activity lies in the rise of bourgeoisie and the concern of material production.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to life cause reflects people's attempt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alien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rought by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W2011075)
【分类号】:B5
【正文快照】: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实践,这就决定了我们对“教育是什么”的考察必须置于实践论而非认识论的视域之中。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学才能建立在实践概念这个基石上,才能建立一种基于实践、为了实践、面向实践、通过实践的教育学体系。这是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底特利希·本纳教授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南n\,谢永康;历史唯物主义的再理解——以历史概念作为切入点[J];河北学刊;2005年05期

2 李震;;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及其人类学主题[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3 江秀乐;张红霞;;论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观[J];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08期

4 徐崇温;葛兰西实践哲学辨析[J];人文杂志;1990年04期

5 丁立群;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人的解放[J];求是学刊;1991年06期

6 胡义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又一飞跃:从“实践哲学”到“生产力哲学”─—毛泽东邓小平哲学思路比较研究之一[J];理论探讨;1994年06期

7 胡义成;“生产力哲学”与“实践哲学”[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1期

8 李鹏程;到底什么是“实践”?──兼论中国当代哲学家的思想任务[J];南京社会科学;1996年06期

9 丁立群;实践观念、实践哲学与人类学实践论[J];求是学刊;2000年02期

10 胡存之;;马克思哲学的葛兰西解读[J];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福生;;哲学作为教育——学习《哲学通论》的一点体会[A];“《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W.F.豪克;孙晓丽;;从马克思到葛兰西—从葛兰西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哲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3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4 晏意华;;从实践哲学的双重含义看毛泽东哲学的性质[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5 李佑新;;毛泽东实践哲学论要[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6 樊志辉;;马克思哲学的诠释视域及其误区[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徐长福;;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和马克思的实践概念[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欧阳谦;;当代西方应用哲学的新发展——关于“哲学咨询”的思想治疗之道[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张以明;;实践哲学与知识论批判——改革开放以来超越传统教科书哲学的两条路径[A];“《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丁立群;;技术实践论:另一种实践哲学传统——弗兰西斯·培根的实践哲学[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德国汉诺威大学 李文潮;沃尔夫与《关于中国实践哲学的讲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李楠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及其现代意义[N];光明日报;2000年

3 黄颂杰;走向实践哲学[N];文汇报;2004年

4 王南n\;实践哲学视野中的辩证法问题[N];光明日报;2004年

5 张汝伦;实践哲学: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特质[N];文汇报;2004年

6 谢安民 作者单位:乐清市委党校;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构建和谐主体性[N];温州日报;2007年

7 崔唯航;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两个维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8 王国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方法与进路[N];光明日报;2007年

9 雷颐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叔本华的激愤[N];经济观察报;2007年

10 户晓辉;哲学的烟斗和怀表[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玉平;二十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检视[D];南开大学;2005年

2 陈力;创新实践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3 徐积平;实用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D];苏州大学;2005年

4 王宏宇;文化哲学:实践哲学的当代形态[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耿彦君;唯物辩证法论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夏巍;劳动与交往[D];复旦大学;2008年

7 吕和应;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纲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王定功;人的生命价值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李革新;舍勒的人格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王庆丰;后形而上学时代的辩证法理论[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庆华;杜威对美国文化的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胡嘉彬;实践哲学的典范[D];复旦大学;2011年

3 曹晨;伽达默尔实践哲学思想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罗波加;马克思与伽达默尔实践哲学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梁正梁;实践哲学—从克罗齐哲学的渊源解读葛兰西哲学[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6 韩小敬;葛兰西的“实践哲学”评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秋明;青年马克思“科学实践哲学”生成理路解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8 李彦娟;葛兰西“实践哲学”中的“实践”概念[D];云南大学;2010年

9 李静辉;作为实践哲学的诠释学[D];兰州大学;2011年

10 李道申;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生与发展[D];黑龙江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4217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217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0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