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视频案例多元分析法促进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5 19:42

  本文关键词:视频案例多元分析法促进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出处:《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视频分析 新手教师 专业发展 Nvivo


【摘要】:视频案例分析是弥补新手教师教学经验及能力不足的有效手段。以时间为分隔单位、以师生言语交互作为分析对象的视频分析方式取得了精准性上的成功,但未能适应数字时代下新型教学理念和技术支持的课堂环境。为了更好地促进新手教师专业发展,本研究提出以课堂活动为中心的视频案例多元分析法。它以"基本活动"作为视频切分单位和分析对象,用"节点"建立活动内部多要素之间的关联,用Nvivo质性研究工具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视频多元分析法明显地丰富了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角度,有效地完善了新手教师的教学理念。
[Abstract]:Video case analysis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ability of novice teachers. However, it can not adapt to the classroom environment supported by new teaching concepts and technology in the digital age,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novice teachers. In this study, a multivariate video case analysis method with classroom activity as the center is proposed, which regards "basic activity" as the video segmentation unit and analysis object, and establish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ultiple elements within the activity by "node". It is found that the video multivariate analysis method has enriched the reflection angle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novice teachers and effectively perfected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the novice teachers by using the Nvivo qualitative research tool.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视频案例多元分析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1YJC880099) 北京市属高校人才强教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课堂教学视频分析平台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PHR201108153) 北京市教委科技面上项目“英语泛在资源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KM20131002801) 全国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十二五”规划“教学案例多元分析与新手教师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16240223)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一、前言视频是一个强大的情境记录工具,它是一个广角镜,全面收录课堂信息,也是一个显微镜,放大特定的待研究信息。同时,视频具有易存储、易分析、易组合等特性。因此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运用视频分析教学情境下的案例知识,成为利用技术分析课堂教学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宁虹,武金红;建立数量结构与意义理解的联系——弗兰德互动分析技术的改进运用[J];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2 鲍建生;课堂教学视频案例:校本教学研修的多功能平台[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兰云波;;运用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开展教师校本研修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田健;王妍莉;王卫军;杨改学;;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3 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4 孙众;马玉慧;;课堂教学视频的力量——网络时代教师群体学习的新渠道[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5 李莉;;师范教育中数学教学论教学改革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3期

6 杨闻闻;王忠华;;课堂教学视频分析与诊断系统的设计与探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1年09期

7 姚昊苏;;基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高师地理课堂教学评价[J];中国地质教育;2012年02期

8 李杭东;丁峻;;以教学生活为源泉的课堂志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9 白改平;韩龙淑;;专家型教师与熟手型教师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的异同及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32期

10 杨斌;钟穗珠;;浅谈课堂教学视频案例中的视音频制作[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唐静;;师生话语互动分析下的优秀课堂[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君丽;发展性教学评价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炜;面向企业培训的E-learning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文昊;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学习支持框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武荷岚;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物理学与教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洪明;美国教师质量保障体系历史演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海燕;技术支持的教师教学反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卫东;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庆玲;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言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建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技术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斌;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促进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牛佳;基于优质课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量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宫贺;基于视频案例的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昌辉;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宇刚;中小学教学视频案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棣;高中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浩为;基于在线视频标注的微格教学技能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芬;初中英语课堂的互动性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蒋鸣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讲座(五) 课堂教学研究的录像分析方法[J];现代教学;2004年10期

2 王长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J];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3 宁虹,武金红;建立数量结构与意义理解的联系——弗兰德互动分析技术的改进运用[J];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维晓;王慧;;教师个人实践知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路径[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符一辰;张欣;;新课程与新手教师[J];天津教育;2006年11期

3 李映红;赵智姝;付焱晶;;浅谈从新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7期

4 高金锋;王小丽;;教学经验移植:新手教师的成长策略[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06期

5 张晓冬;论实践性知识对教师成长的意义——一种从专家与新手型教师的比较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4期

6 郭静;;课堂观察:新手教师自我培训的有效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7 冯剑梅;;以工程造价课程教学视角论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策略[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5期

8 康翠;鞠慧敏;;新手教师教学设计专长培养策略——基于专家教师教学设计专长特征的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8期

9 王朋;谈谈教学档案与教师的专业发展[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薛博;董玉琦;刘琳;;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一项质的个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世东;;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浅谈民办学校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连榕;王惠卿;陈晶晶;郑婷芳;;教师职业高原的量表编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光强;;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4 ;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CTF050102——254调整后的实施方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5 刘光余;;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马太效应”及其应对策略[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吴浩明;;校长持续性专业发展模式的构建研究[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7 胡鹤毅;;试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引内发”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8 赵培斌;;校本培训是促进年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李光强;;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10 赵金梅;;促进幼师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四条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小雅;合作是教师重要的专业品性[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黄晓玲;农村教师,何时才能自己解放自己?[N];人民政协报;2006年

3 胡小勇;专业发展 路在何方[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4 周建国;教师专业成长四步曲[N];中国教师报;2007年

5 通讯员 崇教;崇明“新农村教师”培训项目启动[N];东方城乡报;2008年

6 宜兴市官林中学 吴福平;以制度支撑教师专业发展[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7 本报记者 舒刊;辜伟节: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8 福建省厦门市吕岭小学校长 林华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杨庆余邋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教师专业化发展凸显“三大误区”[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宁志成 通讯员 刘卫锋 曹奕;教师高端培养让“骨干”走向名师[N];江苏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大鸣;处境变迁与文化回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邓涛;教师专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欧群慧;云南省黎明市孟波镇中学多元文化教师民族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严玉萍;中美教师评价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岳亚平;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策略的形成与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子秋;以校本课程领导促进学校改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文;基于Nvivo的课堂视频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一俊;论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杨静;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专业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伟;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袁志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同伴互助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刘静焱;“自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廖媛媛;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园园;教师博客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海云;新课改背景下“两极教师双发展模式”探究[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29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29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c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