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p:可自适应Felder-Silverman学习风格模型的动态学习路径推荐工具
本文关键词:Smap:可自适应Felder-Silverman学习风格模型的动态学习路径推荐工具 出处:《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解决伴随远程学习而产生的"学习偏离"和"认知过负"问题,基于学习风格偏向性的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是一个解决方案。但现有智能学习系统,因其底层缺乏可自组织的资源组织结构,导致学习对象无法动态选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基于3向可演化的语义链网络(SLN)资源组织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原型系统Smap。具有不同学习风格偏向性的学习者,可以根据SLN中的语义关系获得符合其学习风格的学习路径引导。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earning deviation" and "cognitive over-negative" caused by distance learning, personalized learning path recommendation based on learning style bias is a solution, but the existing intelligent learning system. Because of the lack of self-organizing resourc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in the bottom layer, learning objects can not be dynamically selected.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proposes a 3-dimensional evolvable semantic chain network (SLN) resourc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n this basis, the prototype system Smap.Learners with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 bias can be guided according to the semantic relationship in SLN.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基于涌现学习特征的智能学习网络研究”资助,项目编号“10ZA009”
【分类号】:G40-057
【正文快照】: 一、前言1.研究背景1999年,Russell利用统计学手段对各种远程教育模式和传统授课模式进行了采样分析,认为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在教学效果上没有显著区别。这一“无显著效应现象(th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henomenon)”[1]使得网络教育系统在教学活动中被广泛使用成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佐民;;让学习风格与教学风格相互适应[J];广东教育;2003年02期
2 黄志成;程晋宽;;美国个别化教学新模式——邓恩对学生学习风格的研究及其教学设计[J];全球教育展望;1993年03期
3 潘巧明;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学习风格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4 杨红;谈学习风格构成的心理要素[J];教育探索;2002年07期
5 缪新华,张松斌;基于学习风格的自主学习环境设计[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6 李靖;论学与教的风格与因材施教[J];天中学刊;2002年03期
7 刘春玲;国内外有关学习方式的研究综述及对我国教学发展的启示[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年02期
8 郝丹,张伟远,陈丽;远程学习者学习风格测量方法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9 张国辉;;论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的相互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5期
10 杨文卿;田贵银;;学生学习风格与教师教学风格的调适[J];教书育人;2007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左志宏;;学业成就中等生与优秀生学习风格的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陈宁;;一种学习心理模型的理论构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荐;;友善用脑——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学习科学的新发展[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4 刘学浩;张大生;;以人为本应以人的五元智能开发为本——五元智能理论对素质教育的创新价值再探[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苏州市电化教育馆馆长 金陵;教育BLOG:教师专业发展的推进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郭俊辉 陈立波;高起点谋划 高标准推进 高质量完成[N];辽源日报;2010年
3 ;成为一所多元智能学校[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教学的中庸之道[N];中国教师报;2003年
5 李 茂;“差别教学”在争议中前行[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刘颖;加强学风建设 树行业新风[N];吉林日报;2008年
7 高华程 桓公;教学论研究应直面现实[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徐建敏,,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 管锡基,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改办副主任;教研员应举什么旗?走哪条道?[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卧松编译;学校——让家长、社区和学生共管[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彼得·维斯特;男生需要男教师的五大理由[N];中国教师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爱中华;心理类型理论在中国高校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仕品;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学生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柏宏权;适应性教学系统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杨治平;面向个体的教科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孙崇勇;认知负荷的测量及其在多媒体学习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2年
8 姜强;自适应学习系统支持模型与实现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春运;个性化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原理及实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孔胜先;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激发职高生学习风格多样性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侯阳;高中生的EFL学习风格[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4 闫素峰;中国中学生对学习风格的意识状况与学习成绩相关性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绳薇;计算机辅助教学对学习风格因素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6 徐继红;网络教学中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与学习者学习风格对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红燕;学习方式与学习风格匹配性对学习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肖利娟;适应性测试导学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湖南大学;2010年
9 项晓华;网络课程知识呈现的个性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白羽;基于资源学习的信息化课程设计、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29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29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