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教育改革结果的不可逆及其负面影响的消解

发布时间:2018-01-19 15:07

  本文关键词: 教育改革 特殊性 不可逆 出处:《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与细胞的特化机能可以逆转的情况相反,教育改革对受教育者造成的影响具有不可逆性,这是由教育培养人的特殊性决定的。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改革必须尊重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学生的发展,决定了教育改革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由于忽视了改革"弊刃"的影响,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并从政策制定、改革进程、效果评判、利益保障等方面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出建议。
[Abstract]:Contrary to the fact that the specialized function of cells can be reversed, the impact of educational reform on the educated is irreversibility. This is determined by the particularity of education, which determines that the educational reform must respect the intrinsic value of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that the educational reform should only succeed, not fail. For a long time, the education reform in our country has neglected the influence of the reform "the disadvantage edge", thus has caused the irreversible harm to the student to some extent. This article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to this question, and formulates from the policy. The reform process, the effect evaluation, the benefit safeguard and so on proposed the suggestion for our country education reform.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国际著名教育改革理论家哈维洛克(R.G.Havelock)认为,“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1]教育改革是社会领域中的一种为了促进教育发展、培养人的活动,除了教育领域外,还涉及经济、制度、管理、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因此对其内涵的界定不应过细、过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康宁;;制约中国教育改革的特殊场域[J];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2 郑有才;;模式推广应该止步[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15期

3 史轩;;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改革[J];天津教育;1981年10期

4 张忠富;培养创造力是职工教育改革的灵魂[J];成人教育;1983年04期

5 卢仕忠;;当前我州农村教育改革问题刍议[J];人民教育;1983年08期

6 鸣镝;;总结经验 探讨规律 搞好教育改革[J];现代教育论丛;1983年02期

7 明睛;日本中曾根首相的“教育改革七条设想”[J];比较教育研究;1984年04期

8 本刊评论员;;教育改革刻不容缓[J];江苏教育;1984年07期

9 滕健;;更新教育观念 促进教育改革(摘要)[J];教育探索;1985年02期

10 杨昌垣;;此举具有创见[J];湖南教育;198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周伟业;;教师网络素养与教育改革调查报告——以艺术教师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3 周小李;;艾波茨霍姆学校与费尔霍普学校之比较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欧阳军;;网络文化与教育[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冬梅;郭荣华;陈海云;张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现状与思考[A];2007年河北省电子学会、河北省计算机学会、河北省自动化学会、河北省人工智能学会、河北省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会、河北省软件行业协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黄家驹;;教育改革若干问题思考[A];第四届“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老教授事业贡献奖”颁奖暨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淑细;;日本教育督导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车效梅;;试评穆罕默德·阿里与埃及世俗化教育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姚爱雨;;撒切尔时代的英国教育改革模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别必亮;;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历史窥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庆国;“技工荒”再敲教育改革警钟[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蒋建华;教育改革不是打倒一个另立一个[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宋全政;没有回头路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陈天富;科学发展种好教育改革“试验田”[N];重庆日报;2009年

5 张晓晶;期待新一轮教改带来新希望[N];闽西日报;2009年

6 本报评论员;集思广益的成功实践[N];人民日报;2009年

7 王继红 记者 海涛;五华区教育改革再推新举措[N];昆明日报;2009年

8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研究员 张志勇;体制改革: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姚晓丹;全国教育改革试验区格局初步形成[N];中国改革报;2009年

10 自治区教育厅;教育改革与发展业绩喜人[N];新疆日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勇;洋务运动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4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朱丽;教育改革代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康永久;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

8 杨孔炽;江户时代日本教育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7年

9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文霞;个性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199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波;论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效应[D];吉林大学;2005年

2 李海燕;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与借鉴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3 王秀艳;论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成增;张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5 高玉洁;俄罗斯《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向岩兵;论经济改革对教育改革的若干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秦臻;比较视阈中的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8 贺娟;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10 陶克祥;陶行知健康教育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44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44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b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