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论青少年学生的数字公民责任

发布时间:2018-01-20 09:12

  本文关键词: 数字公民 数字公民责任 青少年 责任教育 出处:《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青少年作为数字社会的主要实践者,一方面要充分享有数字社会的权利来实践数字化生存,同时更应做一个负责任的数字公民,承担应有的责任。本文从数字公民责任的内涵与青少年数字公民责任意义入手,提出数字公民责任的基本构成要素,阐述数字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与途径,以期为培养合格数字公民及创建和谐有序发展的数字社会提供参考。
[Abstract]:The main practitioners as digital teenagers, one hand to the full enjoyment of the rights of the digital society to practice digital existence, but should be a responsible number of citizens, should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digital citizenship and adolescent digital citizens responsibility meaning, put forward the basic elements of digital citizen responsibilit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content and approach of digit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to train qualified citizen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digital digital society to create a harmonious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in order.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数字化生存能力的信息技术课程重构”(10YJA880176)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90年代起,数字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基于计算机、数字通讯及多媒体技术联接而成的数字空间,构成了数字社会这一全新的社会系统,诞生了应用数字技术在虚拟空间从事学习、工作、生活的数字公民。青少年是数字社会活动的主要实践者。很多时候,他们的物理身体在现实社会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思坤;;论青少年责任教育的三个基本维度[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02期

2 李红全;何宗琴;;责任教育与学生健康成长[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2期

3 张斌;;浅谈学校道德责任教育实施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21期

4 张少华;;责任教育 任重道远——全省责任教育研究现场会综述[J];吉林教育;2004年09期

5 逯改;;责任视野中的家庭与学校教育[J];学术论坛;2008年05期

6 寇进忠;;简论系统责任教育[J];系统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7 赵爱红;;教育是一种责任[J];中国德育;2010年02期

8 孙百娥;;论有效的责任教育[J];成功(教育);2011年08期

9 孙俊三;;试论青少年在大众文化审美活动中的多样性与新潮性[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年01期

10 刘桂臻,钱铭怡,肖广兰;宁夏地区汉族与回族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及父母养育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玲玲;张文新;Jari-Erik Nurmi;;家庭系统与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马娟子;;青少年偶像崇拜与自我同一性状态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张晓f^;;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早期模糊识别[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邹最东;;开展科学无神论教育 筑起青少年防范抵制邪教的坚固防线[A];社会文化建设与邪教防范研究学术论文精选[C];2004年

5 方晓义;万晶晶;邓林园;李一飞;;父母监控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陈红;冯文峰;;身体美:中国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理想身体自我特点[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陈红;冯文峰;;身体美:中国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理想身体自我特点[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聂衍刚;郑雪;;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特点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中会;王晶;;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支愧云;陈永进;;青少年危险行为及其与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青青 通讯员 曹石岩 梁华清;让孩子在“感恩”中成长[N];威海日报;2011年

2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张厚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亟待关注[N];光明日报;2002年

3 罗耿 肖付云;校园流行文化透视[N];湖南日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王瑜;青少年价值观“变异”考验学校责任[N];工人日报;2009年

5 黄训美(作者系福建行政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德育教研室主任);加强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N];光明日报;2000年

6 赵四清 罗满元 王玉光;一个教育局长的“责任教育”梦[N];湖南日报;2011年

7 山东省昌邑市 王炳刚邋马俊芳;责任意识有赖责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 东民 王星;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刻不容缓[N];人民政协报;2001年

9 李沁军;强化青少年的现代意识[N];发展导报;2001年

10 新华社记者 奚启新 本报记者 杨健;青少年国防教育大型巡展将举行[N];人民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崔欣,

本文编号:1447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47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0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