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论教育史学科研究对象的拓展

发布时间:2018-01-20 08:00

  本文关键词: 教育史 学科 研究对象 教育活动史 出处:《教育评论》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传统教育史学科是以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为研究对象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育史学科研究对象的拓展有其必要性与可能性,应将教育活动史纳入新的教育史学科研究对象中。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subject of educational history is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system and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thought, which has some limitations. It is necessary and possible to expand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al history.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activity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new subject of educational history.
【作者单位】: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
【基金】: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近代小学教师任用制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文号12FJX012
【分类号】:G529
【正文快照】: 学科体系建设是足以影响一门学科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学科研究对象的确定性和科学性,是衡量一门学科体系是否成熟的重要尺度。对学科研究对象的认识和把握,会直接影响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和学科的发展水平。教育史作为研究人们教育活动历史的一门独立学科,在确定其研究对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严奇岩;;“三条腿”研究方法与教育史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涛;百年中国教育史研究高潮的回顾与反思[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杜智萍;;教育史学科的教育创新功能及其发挥[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邓明言;西方教育史方法论五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3期

4 胡志坚;论心理史学取向的中国教育史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金忠明,林炊利;教育史学科困境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6期

6 梁淑红;杨汉麟;;我国教育史学科研究范式的反思与转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7 胡志坚;;论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研究的心理史学范式[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延建林;20世纪初期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概述[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康长运,何成刚;论历史课程中的民族主义与国际理解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3期

10 黄立志;读《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所思[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金林祥;民国西医高等教育研究(1912-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胡志坚;自我统摄下的心理与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郭娅;元教育史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严奇岩;族群性和地域性:四川客家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曲正伟;教育利益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宁;地缘与学缘:一九二○年代的安徽教育界(1920-1926)[D];复旦大学;2007年

7 陈婷;20世纪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的沿革与发展[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余元启;民国时期政府利用社会力量办学评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周小李;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述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姬庆红;罗马帝国教育政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肖楠;汉代太学教育管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阚敏;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历史变迁与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涛;百年中国教育史研究高潮的回顾与反思[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刘海峰;在教育与历史之间——高等教育史研究四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3 滕星,巴战龙;从书斋到田野——谈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式[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天航;孙永维;王大可;;浅析现代教育技术[J];才智;2011年18期

2 晏猛;;创新教育背景下的教学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赵迎春;;论学科课程知识的呈现与建构[J];教育探索;2011年08期

4 ;《上海普通教育史(1949~1989)》出版[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08期

5 栾雯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4期

6 李工;;这可不是个“风马牛……”的问题——鲁迅精神与当代教育漫谈(上)[J];基础教育;2005年11期

7 刘嶷;;HPC热潮来袭[J];中国教育网络;2011年09期

8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全力打造优质教育品牌[J];内蒙古教育;2011年17期

9 周桂;;一次代课给我的惊喜[J];人民教育;2011年Z2期

10 邸瑞华;吕海;;让HPC融入学科[J];中国教育网络;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东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课题开题会上的讲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许瑞芳;;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论透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方晓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滕大春;;研究教育史有助于促成教育现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王庆玲;;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教育史的研究范围及方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2)——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刘雍潜;李龙;谢百治;潘克明;陈丽;董玉琦;韩锡斌;;《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课题报告[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7 何辅良;;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10年工作回顾[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8 李惠民;李田定;;“生活教育”理论与解放区教育[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9 王雷;;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史[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10 李鑫华;;新中国教育四十年历史分期之我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吕云飞 河南大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所副教授;对南宋教育史的全面探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陈宗立 通讯员 韩业庭;会宁:今写教育史奇迹[N];光明日报;2009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高毅哲;阿音:用影像记录草原教育史[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田养梧;农村教育史上的又一次跨越[N];陕西日报;2004年

5 记者 何国庆 通讯员 章仙踪;“爱烛行动”半年救助特困教师2312人[N];湖南日报;2010年

6 周新国;简析《南京教育史》[N];光明日报;2007年

7 本报评论员;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N];人民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黄一琨;燕鸣坊的教育史[N];经济观察报;2005年

9 记者 赵静;17名专家为全省各地教育建设项目“挑刺”[N];青海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井源;凝心聚力创辉煌[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齐梅;教育学原理学科科学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运明;1928-1937年山东中等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萍萍;近代日本女教育家及其女子学校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邓城锋;香港学制演变:文化角度的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杨晓军;区域视野中的乡村、学校与社会[D];吉林大学;2009年

6 冯福林;蒙古国教育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广明;刘基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朱文静;山东近现代民办学校教育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雷;《万国公报》的教育近代化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蒋雅俊;论中国学前课程的历史演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卫华;山东根据地的社会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晶;深入发展时期教育技术理论演变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紫峰;中日两国教育近代化之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新颖;清末与民国时期留学教育政策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宋嘉;论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实施的奴化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大勇;西方传教士对贵州近代教育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4474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474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9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