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在逻辑

发布时间:2018-01-27 05:40

  本文关键词: 教育学 教育研究方法 逻辑体系 出处:《教育研究》2013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育学备受质疑的一个原因在于一些研究者对于教育研究的内在逻辑认识不清楚,在使用上随意而为。社会在进步,知识在发展,但教育研究的核心体系和基本功能一直没有变。教育研究具有描述、规范、解释和批判四种基本功能。它们形成了一个"超循环"的逻辑体系,所有的研究方法都可以在此循环中衍生出来,也可以在此循环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是在把握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继续向系统方法学习和迈进。
[Abstract]:One of the reasons why pedagogy has been questioned is that some researchers have no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al logic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are doing it casually. Society is progressing and knowledge is developing. However, the core system and basic function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have not changed. Educational research has four basic functions: description, standardiz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criticism. They form a "supercyclic" logic system. All the research methods can be derived from or further developed in this cycl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is to continue to study and stride forward to the system method on the basis of grasping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作者单位】: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省教育厅;
【基金】: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优秀博士论文培养基金项目[项目编号:XYBPJ2012221号]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0-03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教育学一直受到学界的质疑,追本溯源,一个明显的原因是“教育学的学理研究弱,未能做出一门成熟学科所应做出的值得称道的贡献”[1]。如何实现学科成熟,在库恩看来,“范式”的产生是一门学科达到成熟的标志。何谓“范式”,库恩指出,“它是一个共同体成员共享的信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斌贤;西方主智主义教育原理述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2 王一川;;西方文论的知识型及其转向——兼谈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转向[J];当代文坛;2007年06期

3 韩震;略论哲学的功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4 张武升,廖敏;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与发展趋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邓友超;;教育解释学论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23期

6 吴康宁;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取向研究[J];教育研究;2000年09期

7 窦炎国;伦理学的元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8 金延;论哲学的功能[J];人文杂志;1999年03期

9 周晓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及整合的可能性[J];社会学研究;2002年05期

10 吴康宁;“教育批判”的困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进;;反本质主义与叙事嬗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李志岭;;汉字的宗教、美学、符号属性与天人合一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赵颖坤;;“均质”与“激情”下的规则制定——建国初期的立法及其社会背景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李才华;;唯物辩证法对西方科学合理性理论的超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万增奎;教育行动研究的构思与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李志远,梁毅刚,李素英;论大学管理类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孙启放;开放教育本科学生学习能力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8 郭鸣宇;学习动机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史玉民,魏则云;整体论思想的泛化与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演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童敏;以对话为核心的个案工作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2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3 郭生麟;;“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黄健;;“左翼”话语构建原则与策略的确立——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话语分析[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朱存明;;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形态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沈岿;;因开放、反思而合法——探索中国公法变迁的规范性基础[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7 黄旦;丁未;;传播学科“知识地图”的绘制和建构——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传播学译著的回顾[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8 史娟萍;;追思科学划界问题[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胡疆锋;;西风东渐30年——西方文论与新时期中国文论建设[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钟文芳;;库恩科学哲学思想对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论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俊英;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雄;土地使用权征用法经济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单海源;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鹏欢;大连市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明伟;职高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符超翔;法律史中的“阐释”与“史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孙超;约翰·齐曼的科学哲学思想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伟刚;科亚学院创业教育体系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郑宇;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挑战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丁义萃;中美日作文教学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国睿;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历史的观点[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孙启贵;库恩“范式”的文化涵义[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常亚慧,林澍峻;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启示[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4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实证主义、实验主义和个体主义批判[J];社会学研究;1993年03期

5 张世平;现代、后现代与九十年代的社会学[J];社会学研究;1995年05期

6 陈桂生;;话说教育随笔[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12期

7 阿特金斯;郭元祥;;释义学与课程理论[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9年12期

8 吴康宁;教师:一种悖论性的社会角色——兼答郭兴举同志的“商榷”[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年04期

9 哈贝马斯;郭官义;;评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一书[J];哲学译丛;1986年03期

10 王大洲,关士续;技术哲学、技术实践与技术理性[J];哲学研究;2004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小培;教育学理论的流变和超越[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4期

2 洪祥生;;教育学科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刍议[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3 石磊;;关于教育研究科学性的探讨[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年08期

4 刘佳;;让教育叙事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3期

5 王洪才;;人种学:教育研究的一种根本方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T.N.沙莫娃;利兰;;学校管理中的研究方法[J];江西教育科研;1986年01期

7 叶澜;陈桂生;瞿葆奎;;向着科学化的目标前进——试述近十年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演进[J];中国教育学刊;1989年03期

8 ;卓越教育研究论坛暨第三届教育课题研究与学术论文写作研修班主题发言征集[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01期

9 谷建春;《教育学》课程改革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0 陈云奔;初论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大明;;“格物”新释及其教育学启示[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教育学方法论是什么?[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苏思慧;;右脑与直观性原则[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4 赵军;;西方教育哲学是如何讲述的——历史的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郑尚武;;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基本观念的系统分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楚廷;;新世纪:教育与人[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7 迟艳杰;;范寿康教育哲学思想评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王红;;论中国近代教育文献的基本特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李向阳;;陶行知论教学与现行教学论[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10 姚家群;;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异同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龙;从穷人经济学到穷人教育学[N];广州日报;2007年

2 耿银平;为珠海的“穷人教育学”叫好[N];珠海特区报;2007年

3 毕诗成;“穷人教育学”是认识社会公平的一把钥匙[N];解放日报;2007年

4 王兆t,

本文编号:1467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67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1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