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精神教育的特征与功能
本文关键词: 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教育 文化功能 政治功能 社会功能 出处:《新视野》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民族精神教育包括现行国民教育体制下各级各类学校用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和塑造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也涵盖国民教育体制外用中华民族精神鼓舞和激励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呈现出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普遍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等特征,具有传承优秀精神、促进文化发展,强化民族认同、巩固政治基础,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等功能。
[Abstract]:The national spirit education includes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politic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and so on, which all kinds of schools use the Chinese nation spirit to cultivate and shape students under the current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t also covers all activities outside the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o inspire and inspire the masses with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showing the unity of patriotism and socialism, universality and diversity. The 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has the functions of inheriting excellent spirit, promoting cultural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national identity, consolidating political foundation, strengthening national unity and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2M510347)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民族精神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华民族的发展要求和民族成员的发展需要,以中华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对民族成员施加影响,使中华民族成员保持昂扬向上精神状态,推动中华民族和谐发展的实践活动。它包括现行国民教育体制下各级各类学校用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和塑造学生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剑兴;;乡村学校的社会功能定位思考[J];福建陶研;2006年Z1期
2 高宇;;论教育功能的历史演变[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08期
3 薛国凤,王亚晖;教育国际化与民族精神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03期
4 高立宝;对教育功能问题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1992年01期
5 郭建如;;审视我国的教育发展观:基于社会学的视角[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6期
6 张桂华;;浅谈德育的功能[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7 李秀芬;董昭江;;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新论[J];湖北电大学刊;1997年01期
8 黄济;关于教育功能的几个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6期
9 周志超;论现代教育功能的整合与发展[J];江西教育科研;1991年05期
10 吴应发;;论学校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功能[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辉汉;;六、山区农村学校的社会功能[A];小村庄大教育——前元庄实验学校改革之路[C];2005年
2 蒋士会;;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历史透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3 李爱霞;;浅谈德育功能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关系[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二卷)[C];1993年
4 高永平;;完善教育体系 全力推进民族精神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东卷)[C];2012年
5 方萍;;红色记忆驻校园教育课题的探讨[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6 张红岩;;青少年二级创伤的治疗和分析[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吴绍玫;;一例大学贫困生焦虑症的诊断及治疗[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马会萍;;易内疚和易羞耻大学生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的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何东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课题第三次研讨会上的讲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孙俊三;谢丽玲;;论西方教育功能理论的历史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兰昆;陪读之惑[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2 刘丹;上海: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N];大众科技报;2005年
3 彭兴庭;强化民族精神教育[N];湖北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符德新;民族精神在这里光大[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金柯;弘扬民族精神 培育爱国情怀[N];解放日报;2004年
6 中央教科所学校教育研究部主任 詹万生;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徐敏;“亲切”德育:润物无声[N];解放日报;2005年
8 杨德广;以伟大的民族精神引领成长[N];文汇报;2004年
9 ;校园安全工作常抓不懈[N];锡林郭勒日报;2008年
10 ;联系实际谈德育[N];中国教师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素梅;中国乡土教材的百年嬗变及其文化功能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2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贾海丽;经济利益多元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叶一舵;台湾学校辅导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占萍;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香元;有效课堂教学交往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2 边妮佳;论班级文化意义的解读和生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马丹丹;结合伊斯兰教育思想对回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团体辅导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希娟;2008级延期高考录取新生PTSD及其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调查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何光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教育方针沿革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丁p芎,
本文编号:1467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67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