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应首先让学生满意
本文关键词: 人民满意 接受教育 全体学生 教育工作 新时期 长远发展 社会系统工程 教育价值观 幸福 前途光明 出处:《人民教育》2013年Z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党的十八大重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新时期对教育工作的根本性要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谁来办、为谁办、如何办等一系列问题。在"为谁办"这个问题上,当前还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我认为,教育因学生而存在、为学生而存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应首先让学生满意。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也应当是"人民满意"的主体。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党的要
[Abstract]:The 18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reiterated that "making great efforts to run a satisfactory education for the people" is th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 for educational work in the new period. It is a complex social system project involving who will do it. There are still som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n the issue of "who to do". I think that education exists because of the students and exists for the students. Students should be the main body of education, and should also be the subject of "people's satisfaction".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东营市教育局党委;
【分类号】:G527
【正文快照】: 党的十八大重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新时期对教育工作的根本性要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谁来办、为谁办、如何办等一系列问题。在“为谁办”这个问题上,当前还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我认为,教育因学生而存在、为学生而存在,办人民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立家;张庆子;;反思教学中的“懂”字解析[J];教育科学论坛;2008年10期
2 胡兴宏;;分层递进教学实施中的“标签效应”及其防止[J];上海教育;1997年09期
3 本刊编辑部;;幼小的学生,大写的人——天津国际学校见闻[J];父母必读;1999年05期
4 穆坤静;毛国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效果[J];吉林教育;2008年24期
5 朱云福;;如何实现“轻负高质”[J];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04期
6 戚万忠;;扬长避短 人人成才[J];现代教学;2010年04期
7 ;我系举行如何接受与继承祖国教育遗产的座谈会[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6年03期
8 李明霞;;美国在家受教育孩子增多[J];小读者;2009年05期
9 黄伟;;以教育的名义,让我们忏悔[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20期
10 黄木生;;教育是理想者的事业[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久武;;淋浴在班级文化的和风丽日下[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2 ;深化教育改革 建设教师队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3 吴恒祥;;流入地人群对流动儿童少年态度的调查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王锋;;中国教育民主化发展迅速态势强劲[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任亚丽;;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A];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讨论会文集[C];2008年
6 李仁杰;李晓坤;;贫困山区教育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7 杨璐情;;教育公平是一种力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8 余小鸣;;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及挑战[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许科红;;大学生个性因素的聚类分析与教育对策[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10 柳广云;;试论教师在现实教育中的困惑与思考[A];农业教育与农村改革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茹冰;来京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将有保证[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8年
2 沈祖芸;上海将义务教育资源送进病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致全体学生家长的一封信[N];西藏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任丽梅;机会公平是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N];中国改革报;2010年
5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王小飞;英国:补偿弱势群体 关注全体学生[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周城波;让更多的人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N];喀什日报(汉);2007年
7 徐如松;校长应叫得出全体学生的名字[N];嘉兴日报;2006年
8 印度总理 曼莫汉·辛格邋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张玉秀 译;为了让印度实现人人受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李静;保障学生平等接受教育[N];南宁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张颖;幸福像花儿一样盛开[N];福建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振中;论教育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利娟;社会转型期城郊农民教育投入行为选择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陈坚;延续的痛苦——身体社会学视域中的农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晶;宋代平民女子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施桂芳;村落搬迁后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现状的个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伊梅;新形势下的“师爱”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文俊;城镇家庭背景对子女教育所得的影响问题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范娜娜;外来工子女教育经费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苏颖怡;教育公平的理论与实践[D];复旦大学;2008年
7 余世华;[因教致贫]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黄庆丽;中印农村女童教育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梁琳;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支出效益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温宏;农民工子女教育救助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68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68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