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自由成“人”:教育精神的时代诉求

发布时间:2018-01-30 14:54

  本文关键词: 人 自由成“人” 教育精神 教育工具化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人性是自由的,基于人性的教育应该维护、促进人的自由生长,使人成为完整的自由人,这是教育精神的时代诉求,但工具化的教育阻遏了人性化教育的实现,把人作为社会需要的工具去努力适应和迎合。教育精神的复归应该促进人的自由意识觉醒,培养人的自由能力,涵养人的自由精神,逐步趋近马克思意义上的充分的自由个性实现。
[Abstract]:Human nature is free, education based on human nature should be maintained, promote the free growth of people, make people become a complete free person, this is the educational spirit of the times, but the tool of education to curb the realization of humanized education. The return of the spirit of education should promote the awakening of human freedom consciousness, cultivate the free ability of human beings, and foster the free spirit of human beings. Gradually approaching Marx's sense of full freedom of personality realization.
【作者单位】: 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小学生公民身份认同与当代公民教育建构》(项目编号:10JJD880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011
【正文快照】: 一、基于人性的自由成“人”的意蕴众所周知,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而对于人性的探讨就是教育研究的关键,就是把握教育的核心和根本使命的逻辑前提。人性论在哲学上汗牛充栋、纷繁复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绝大部分哲学家都把内涵极为丰富的精神作为区分人与世界万物的标志。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邓晓芒;教育的艺术原理[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199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慧;;安贝托·艾柯的小说叙事策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王芳;;网络时代高校德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熊振均;他人,就是地狱——萨特的自由观浅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刘智元;杨勇;;农业推广中以什么样的农民为本[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5 阎国忠;;从生态学到哲学与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段进义;;论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宫小兵;;什么是死亡:论海明威的死亡书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8 严俊;李江;;绝望的时空旅行——《五号屠场》的存在主义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9 刘丹丹;;当代工笔人物画多元发展的再探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10 温泉;;京派小说中的焦虑意识探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玉婷;;论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深化[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顾月琴;;再寻“孔颜乐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陈焕章;;杜威理论评价中的非此即彼倾向质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洪明;;永恒主义的高等教育通才教育观——赫钦斯“自由教育”思想探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杨克瑞;;教育思想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邓素文;;杜威的兴趣理论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余玉花;;论道德教育的现代困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8 余玉花;;生命价值的哲学辨析[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9 王鉴;;教育人种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向晶;;论幸福教育的理论内涵、发展向度与现实价值[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燕燕;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7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8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9 田夏彪;文化认同视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赵瑞华;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阳;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探究式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苏丹;消费主义批判[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黄杨莲;论塞缪尔·巴特勒《众生之路》的成长主题[D];湘潭大学;2010年

6 钱吉;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D];苏州大学;2010年

7 朱毅君;试论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D];苏州大学;2010年

8 曹强;中师美术教学中因材施教理念下的分层次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吴婷;中学语文生成性阅读教学中生成性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罗国锋;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铁芳;;爱与责任:向灾难而生的教育精神[J];书屋;2008年07期

2 李辉;;致敬,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塑造高尚的教育精神——评《天鉴》[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9年09期

3 李辉;;致敬,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塑造高尚的教育精神——评《天鉴》[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09年09期

4 杨建朝;;教育家办学的精神特质论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02期

5 李晓芹;实用主义:美国的教育精神[J];中关村;2004年12期

6 刘铁芳;;向灾难而生的教育精神[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09期

7 罗崇敏;;“三生教育”利家、利民、利国[J];生活教育;2009年10期

8 陈润兰;贯彻素质教育精神 改革学生管理工作[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3期

9 覃遵君;集中体现素质教育精神——澳大利亚教育一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年Z1期

10 徐丹丹;构建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精神[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建军;;试析孔子的教育性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石河;;近年来晏阳初研究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曾晓东;马Pr;;从公众的择校偏好看政策的次优选择[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栋生;教育要对民族的未来负责[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张贵勇;寻求教育精神的合理建构[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褚清源;重塑民办教育精神[N];科学导报;2005年

4 王晓飞 本报记者 杨建智 实习生 熊丽芳;用文化的方式做有灵魂的教育[N];江西日报;2010年

5 ;如此“名校”该不该学[N];中国教师报;2011年

6 刘惊铎;构建教育新文化和教师新道德[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杨登权 张亚飞 方德伦 杨玉凤;举全县之力 建教育强县[N];重庆日报;2011年

8 胡琪麟 本报记者 张琨;绵中大课堂:学生快乐成长的舞台[N];绵阳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侯永锋;会师圣地崛起教育高地[N];辽宁日报;2006年

10 ;振兴崛起 谱就华章[N];河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其华;创新精神培养与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明宏;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志磊;教育精神之生活叙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项式桔;反思市场逻辑主导下的公立学校改革[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会松;教育目的:教育之目的与教育之作为目的[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赖水随;最后的村落—客家的教育精神与道德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谭菊华;江右王学修证派学习论的架构及其现代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何方昱;钱穆教育思想初探[D];新疆大学;2003年

7 杨娟;斯霞教师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文凤;教育爱农民吗—农民精神之塑造[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汪楚雄;“新教育运动”述论(1912-1927)[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于守任;成仿吾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76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76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7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