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新时代背景下E教育模式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2-07 13:42

  本文关键词: E教育模式 课堂实践 学习港 学生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教育模式发挥了重要的功用,但同时也存在着限制学生的独立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明显的去个性化等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江苏省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的开展,E教育模式得以实施。E教育模式颠覆了课堂实践,建设了数字化学习港。在E教育模式中,学生主体得以凸显,教师注重搭建与引导,班级授课制出现变化。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l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such a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dependent spirit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nd obvious depersonaliz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learning of basic education in one hundred schools in Jiangsu Prov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 educational model overturns classroom practice, In E education mode, the main body of students is prominent, teachers pay attention to building and guiding, class teaching system changes.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盱眙中学;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普教重点资助课题《中学校园数字学习港建设及其应用研究》(课题编号:B-a/2011/02/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卫平;国外思维培育的理论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2 李重阳;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思想与实践[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3 傅红;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龚友德;重思与尊师[J];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01期

5 陈业桃;;关于语文阅读理解与主体体验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徐芳;;推进感恩教育——和谐社会的德育改革[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左小文;试论苏霍姆林斯基研究性学习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曹少华;试论化学教学中的“自我对话”教育[J];化学教育;2005年07期

9 何齐宗;和谐人格及其建构的教育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10 谢雨萍;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严书宇;社会科课程研究:反思与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范文贵;数学探究学习内涵与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鲁定元;文学教育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齐亚敏;新时期小说中的未成年人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徽;教学机智:成就智慧型课堂的即兴品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祖明;素质教育的视角:校内考试改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2 杨玉东;教师培训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建平;教育价值观的历史变迁及其新走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吴庆锋;中学化学课程渗透综合化思想的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徽;混沌课堂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冲锋;语文教学范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马莉丽;探究式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8 倪鸿燕;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探讨[D];扬州大学;2004年

9 马斯琴;蒙古族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之管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10 孟丽波;生命化教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样态[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向东;;基于Web2.0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07期

2 李玉斌;姜巍;姚巧红;;简论分布式学习[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01期

3 杨静;刘成新;;WEB2.0与学习方式的后现代转向[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01期

4 江卫华;李银铃;;Web2.0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教育现象[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年06期

5 王蕊;;分布式认知视角中的Web2.0[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9期

6 谭支军;;基于Web2.0的网络教学系统结构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9期

7 张丹;戴心来;;基于Web2.0的学习特性分析[J];中小学电教;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桑晔;;浅谈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2期

2 王书;;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课的实践反思[J];黑龙江史志;2009年09期

3 杨年丰;王作亮;;课堂实践中的课程理解与文本诠释[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苗瑞强;研究性学习的课堂实践[J];云南教育;2003年35期

5 张世涛;泛读教材的编写与课堂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7年04期

6 陈凤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实践的误区及对策[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7 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课堂实践[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4年Z1期

8 倪娟;沈健;;理科“探究教学”实践问题的理论思考[J];教育学报;2009年02期

9 祁德新;;在课堂实践中体味课程的后现代意蕴[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10 姚道霖;;在扬弃中求创新——传统式教学和主体性教学的对比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9年4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波;;利用教育技术实现校本双语教学[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杨广斌 谈雷;扬州教育涌动科研潮[N];扬州日报;2011年

2 姜永贞 作者单位:市一中;交往·互动[N];朔州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余小乔;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好[N];蚌埠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韩世文 刘静静;课改理念落地 素质教育开花[N];中国教师报;2011年

5 霍林郭勒市教师进修学校 包银花;浅谈在课堂实践中如何反思教学[N];通辽日报;2011年

6 ;“新学校”反思启示录[N];中国教师报;2011年

7 陈萍 黄河;给教学习惯注入脑科学的营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陈华忠(作者单位系福建省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在互动教研中促进教师发展[N];中国教师报;2006年

9 睢宁县第二小学 周雨;教学现场“诊断式”培训效果好[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10 湛江市坡头区教育局 黄庆;加强教育科研工作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N];湛江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增田;对话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文s,

本文编号:14945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945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c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