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形而上学视域与教育理念的转换
本文关键词: 教育理念 形而上学 后形而上学 转换 出处:《学习与实践》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育问题根本上是人的问题。在我们多年的教育践行过程中,本真的教育始终难以出场,其原因在于形而上学教育理念对学生个体及其鲜活个性的抽离;与之相对,马克思所开启的后形而上学视域能够为教育理念的转换提供重大启示意义。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确立后形而上学教育理念,并从师生关系、教育语境、教师的理性观及相应的自由观的转换、教育的话语方式等方面来践行后形而上学的教育理念。
[Abstract]: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is fundamentally human . In the course of many years of education and practice , the real education is always difficult to play . The reason is that metaphysics education concep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udents ' individual and their lives . On this basis , we need to re -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monness and the personality , establish the post - metaphysics education concept , and practice the educational idea of metaphysic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er - student relationship , educational context , teacher ' s rational view and corresponding freedom - view transformation and education .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暨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利天;朴素地追问我们自己的问题和希望——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会通的基础[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宝云;卢衍鹏;;生存的艰难与平凡的伟大——简评傅恒的长篇小说《天地平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陈义平;论康德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李洵,陈徽;康德的普世伦理之善恶概念[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 刘力永;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根本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张能为;伽达默尔“第三次启蒙”与现代科学化时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李昭昊;墨翟和平观的哲学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陈义平;权利与法治:康德法哲学的二维视界[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8 胡万年;“大自然的智慧”——解读康德《实用人类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彭立群;;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显元;论“以人为本”[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成中英,曹绮萍;中国哲学中的知识论(上)[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成中英,曹绮萍;中国哲学中的知识论(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朱旭东;八、九十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及其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6期
5 陈嘉明;当代西方知识论的“基础主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6 莫法有;试论中西哲学史上人性论之差异[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7 石中英;当代知识的状况与教师角色的转换[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8 张巽根,赵友元;知识经济趋势下的知识观与教学观[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9 徐圻;谈中西人性观的差异[J];贵州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10 刘郦;从普遍知识到局部知识——当代西方哲学科学知识观的新动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利天;吴旭平;;后形而上学思想的确定性[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1期
2 陆云;;后形而上学的旨趣:审视、批判与重建[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7期
3 哈贝马斯 ,薛华;有根据的节制──对“正确生活”问题存在后形而上学的回答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常健;哲学进入后形而上学时代[J];南开学报;2002年01期
5 陈晏清;赵前苗;;后形而上学转向与政治思维方式的变更[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6 孙秀昌;;西方“后形而上学”之反思——兼谈“解构”与“建构”双向律动的人文变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赵周宽;王美玲;;后形而上学思潮与理论美学的核心问题[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贺来;;“后形而上学”与哲学的合理存在方式[J];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5期
9 贺来;郭春明;;后形而上学视域与教育理念的转换[J];学习与实践;2013年09期
10 汪行福;后形而上学时代的理性与民主——论韦默尔的现代性理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车玉玲;;现代性视域下的后形而上学[A];中西视野下的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2 傅永军;;哈贝马斯论形而上学之思和后形而上学之思[A];全国“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汪行福;;三大转向及其未来取向——为哈贝马斯80诞辰而作[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4 查尔斯·泰勒;郁U嗹,
本文编号:1498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98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