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应用问题解决”的基本内涵及学与教的应有观照

发布时间:2018-02-09 21:03

  本文关键词: 数学素养 应用问题解决 学与教 和谐互动 “教师”多元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2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应用问题解决"学与教过程中,提高数学素养是其核心目标,和谐互动是教学文化中应具有的基本行动特征,"教师多元"是学与教行动中指导者的角色力量。同时,它们也是数学"应用问题解决"学与教行动设计的理论支撑点,有助于切实提高数学"应用问题解决"学与教的质量。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applying problem solving", improving mathematics literacy is its core goal, harmonious interaction i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action in teaching culture, and "teacher diversity" is the role of instructor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action. They are also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point of mathematics "applied problem-solv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action design, which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thematics "applied problem-solv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作者单位】: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中小学数学教育专项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数学“应用问题解决”学与教的研究》(课题编号:GOA107007)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数学建模的教育价值——访特级教师张思明[J];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小学生学业成就调查研究课题组;田慧生;;我国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业成就调查报告[J];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3 姚静,宋伟倩,康剑平;他们为什么在应用题上失败了——课堂观察与诊断案例一则[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5期

4 朱凯;;关于“解决问题”学与教三个问题的审视与阐释[J];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11期

5 廖运章;数学应用问题解决心理机制的调查与认知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文艳;杜育红;;基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教师质量评价——来自中国西部农村小学的证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3期

2 李长吉;余芳艳;;课堂观察研究:进展与趋势[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06期

3 廖运章;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远程课程设计初探——列不等式解应用问题研究性教学案例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4 谭伟明;;浅谈中学数学课程的改革[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04期

5 李司东;;数学建模竞赛及其对大学生能力的影响[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6 王林;黄为良;;美国、日本、新加坡小学数学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特点及启示[J];江苏教育研究;2012年10期

7 吴登文;;数学课堂教学中认知水平的变化——以四地勾股定理教学课例分析为素材[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0年12期

8 张惠英;;有效教学的六个支点[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年06期

9 陈峨嵋;;有效解决有机化学学习的思维障碍[J];考试周刊;2011年91期

10 孙勇;;高职生数学应用问题解决的元认知表现特征[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路海东;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媛媛;农村初中数学学优生与学困生应用题解题方式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吴南希;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晶娟;重视数学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月媚;中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研究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5 孙同明;高中生解决化学实验问题心理机制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董妍;工作记忆、问题表征方式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益平;“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验与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岳惠萍;中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贾春玲;“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活动”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彭文波;汉族、撒拉族初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蔡永红;;SOLO分类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2 王云峰;胡进;张咏梅;;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的构建[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9期

3 王燕春;郝懿;胡进;;北京市2007年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测试结果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9期

4 杨聪聪;;美、英、日中小学学业评价前沿探究[J];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01期

5 董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J];人民教育;2007年Z2期

6 王少非;;国家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责任:别国的经验[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雨;教育模式面临划时代的变革——2001年“网络时代的学与教国际会议”综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2 子南;一部具有“散点透视”国画阅读之美的专著——读《远程教育导论——学与教的原理和方法》[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2年04期

3 丁念金;;学与教之关系的本体论分析[J];教育学报;2006年01期

4 康世刚;;南非《10-12年级国家课程大纲·数学素养》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年12期

5 徐斌;;三读《学与教的心理学》[J];江苏教育;2011年Z1期

6 孙粉香;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与教的策略研究[J];山西教育;2003年04期

7 张昆玲;赵爱平;;关于新型学与教的网络在线平台设计[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0年02期

8 乜勇;王兰兰;;有效构建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中学与教的e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2期

9 庞原红;;关于网络教学的思考与对策——对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学的分析[J];广西轻工业;2011年07期

10 牛保明;视像教学与教师的主导作用[J];河南教育;199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卓星;朴姬顺;;信息化环境下新型学与教方法的探析——信息技术型学与教的方式[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2 李有龙;;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3 朱娣;;您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吗[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4 徐福荫;;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颜学雄;魏强;朱俊虎;王清贤;;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实践[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6 吴庆麟;;顾后瞻前话未来:百年变革的教育心理学给我们提供哪些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徐晓东;;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实践[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创新网络研修模式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松;公民数学素养的培养[N];四川科技报;2003年

2 李伟健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学与教”理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实践探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尔宗;“史普尼克”时刻又来了吗[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数字化生存,你能适应吗?[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刘向永;香港资讯科技评介[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6 彭薇;冷静再看“三个第一”[N];解放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鹏;奥数经济黑幕[N];北京科技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徐瑞哲;国家竞争,不可输在“起跑线”[N];解放日报;2011年

9 万全;“学生运动会纪录十年不破”说明了啥?[N];孝感日报;2005年

10 通讯员 王平权 李杰;若羌五举措治理教育乱收费[N];巴音郭楞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云;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姜巍;远程自主学习策略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玉梅;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分析与思考[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田凤秋;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绩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马小刚;美国AP微积分课程项目简介及其启示[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严莉;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型研究与软件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静娴;网络环境下语文学科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叶滢;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曾伟;学科网站构建的理论和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韩瑞东;潍坊市初级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98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98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2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