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假想伙伴对5~6岁儿童想象和现实区分能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2-16 08:47

  本文关键词: 假想伙伴 想象和现实区分能力 学前儿童 出处:《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为了比较5~6岁儿童中,有假想伙伴的儿童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想象和现实的区分能力上是否有区别。【方法】随机选取了34名5~6岁的被试儿童。首先采用了"双向访谈法"确定哪些儿童存在假想伙伴,随后对所有被试进行了想象和现实区分任务的施测。【结果】在34名被试儿童中,有14名存在假想伙伴的心理现象,且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想象和现实区分任务的表现上,要明显好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其想象和现实区分能力更强。【结论】假想伙伴有可能是促进儿童想象和现实区分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children aged 5 to 6 years old, Whether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children with imaginary partners and children without imaginary partners in the ability to distinguish between imagination and reality. [methods] 34 children aged 5 or 6 year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irst, "two-way interview" was used to determine which children were selected. Children have imaginary partners, Then, all the subjects were tested on imagination and reality differentiation tasks. [results] of the 34 subjects, 14 had the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of imaginary partners, and the children with imaginary partners had the performance of imagination and reality differentiation tasks. The ability to distinguish between imagination and reality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children without imaginary partners. [conclusion] the imaginary partner may b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imagination and reality differentiation.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分类号】:B8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游秀英;浅谈对学前儿童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发展个性的关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2 孔起英;;儿童绘画观察力发展的特点[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9年09期

3 苏周简开;香港学前儿童粤语词汇理解能力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02期

4 王儒芳,李红,罗昆仑;学前儿童规则推理的研究进展及影响因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5 程牛;;学前心理学[J];中国考试;2005年Z1期

6 王淑宁;;电视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年08期

7 张增慧,林仲贤;学前儿童颜色命名及颜色再认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82年02期

8 于爱娟;幼儿良好社会行为的评价[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9年01期

9 刘凡;学前儿童解算术应用题的表征活动[J];心理科学;1990年02期

10 陈会昌;;关于中苏儿童对"存在"的判断的比较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长瑾;楼晨梦;;温州市学前儿童死亡概念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成子娟;陈钳笙;刘李婉玲;伍瑞颜;胡婉姗;;香港入学前儿童的真实计算能力[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冯申禁;宋钧;佟乐泉;;学前儿童词汇理解发展初探[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4 孙柳青;;城乡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比较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张若男;张丽锦;;年幼儿童对生物繁殖和遗传认知的同步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梁宗保;陈会昌;张光珍;;情绪性与努力控制在儿童社会适应中的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王燕;王异芳;方平;左海妮;刘影;徐小雪;;混龄编班对学前儿童情绪理解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邓赐平;桑标;缪小春;;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一般认知基础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王耘;王晓华;池丽萍;李玲;;父母控制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陈红芳;安晓镜;陈力民;王宏坤;刘惠军;;3-6岁儿童抑制性控制的发展及其与父母养育风格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秀丽;学前儿童欺骗发展的研究——从心理理论视角透析学前儿童欺骗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4年

2 曾守锤;学前儿童现实性监测发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一仑;拓扑占优[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林慧;学前儿童图画故事书阅读理解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坤;幼儿反事实思维的发展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丽娟;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发展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辛宏伟;3-6岁维吾尔族儿童汉语语言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永慧;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其社会行为、家庭环境关系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白俊杰;学前儿童抽象能力和认知灵活性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孙慧妍;学前儿童理解和使用地图能力的发展及教育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大维;不同情境下母亲态度对3-6岁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姜阳春;论学前儿童游戏与社会技能形成的交互作用[D];吉林大学;2006年

6 宫亚男;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凤玲;学前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能力的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耿柳娜;学前儿童生物性因果认知的发展——对“人为不介入原理”的理解[D];河北大学;2001年

9 王平;学前儿童对说谎的理解与评价及与实际行为的相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童莹;影响学前儿童社会化的诸因素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15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515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5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