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桶论”探新——对传统教师隐喻的重新审视
本文关键词: 教师 隐喻 桶论 路径选择 出处:《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新形势下,教师"桶论"是需要被重新审视的传统教师隐喻。现代教育既需要肯定"桶论"的现代价值,又需要结合现代教育的新形势,对"桶论"进行重新的审视和反思,这对于创新现代教育、促进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Abstract]: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teacher's "bucket theory" is a traditional teacher's metaphor that needs to be re-examined. Modern education needs to affirm the modern value of "bucket theory" and to re-examine and reflect on "bucket theor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new situ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 Th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nnovating modern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educational reform.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迎光;;教师是园丁吗?[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秀华;;论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2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3 谈儒强;;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村教育的两种改革路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吴先伍;;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老子论自我与他人和谐相处之道[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钟以彬;;困境中的高校执行力:模式分析与途径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6 阎国忠;;从生态学到哲学与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李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适应性功能教育的启示[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8 沙银芬;;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白媛媛;牛海彬;;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其现代价值[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王学书;论“减负”[J];安顺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杨波;;新形势下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的学前教育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永波;;生态整体主义与新诗发展的一个可能路向[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建仁;;论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张志刚;;陶行知的人格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翟广顺;;陶行知与毛泽东:历史的机缘和邂逅——纪念陶行知逝世60周年、毛泽东逝世30周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赵旭东;廖其发;;近现代教育家对农村成人教育内容探索的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傅资云;;乌申斯基论习惯的道德意义和教育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陈永申;;文化现代化的若干问题[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永敏;拒绝妥协[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赵金坡;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敏;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成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洁璇;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生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姗姗;创新型校长成长条件与途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洁静;流行歌曲: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旭;关于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庄益君;初中生学习活动中实现品德成长的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5 朱干香;中职学校政治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毛志新;高职艺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楠;中职生思想品德的自主建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婷;建构主义理论在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拓展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金牛;从存在到他者[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晓平;苦难与救赎[D];江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维;;传统教师隐喻的现代诠释[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16期
2 孟兰兰;;谈隐喻在教育学中的作用[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杨茂庆;陈时见;;比较教育学的“移植”隐喻及其运用[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6期
4 杨秀芹;陶美重;;通识教育的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1期
5 苏建烨;张国玲;;论教师知识及其研究概况[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唐国华;;减轻认知负荷:理论解读及对策探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2期
7 张宁娟;;中西教师文化的历史演变[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8 肖洋;;构建和谐社会下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陶令霞;;浅析教师知识来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艾诗根;;三种不同反思水平的教师知识与话语民主空间[J];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翠蓉;周成军;吴庆麟;;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知识的专家-新手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张羽琼;;教育反贫困:黔东北武陵山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明烨;;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归因分析与应对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4 陈兴桂;;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是关键[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5 张雄;;专家学者型教师与一般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特征差异研究[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徐文;范国锋;;刍议我国免费教育的路径选择[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守营;将教育选择权交给消费者[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2 尚重生 武汉大学教授;走出教育困局的路径选择[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3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杨明全;教师知识:来自实践的智慧[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通讯员 杨静;后藏加速教师知识更新[N];西藏日报;2003年
5 山东威海市委党校 于霞;推进教育公平的路径选择[N];中国建材报;2006年
6 胡根林;找准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视角[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成长春;教育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N];新华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江金骐;发行千亿教育债 力解高校负债难[N];华夏时报;2007年
9 记者董映雪;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1年
10 江芸涵;站在公平的起点上[N];四川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马敏;PCK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翠蓉;小学数学专家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z巡
本文编号:1530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530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