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2014概念迁移与二语习得国际专题研讨会”征文通知

发布时间:2018-03-01 15:04

  本文关键词: 二语习得 上海交通大学 专题研讨 第二语言习得 迁移理论 概念 语言学研究 中国教育 专业委员会 外国语 出处:《现代外语》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2014概念迁移与二语习得国际专题研讨会"定于2014年5月24日至2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由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共同主办,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The 2014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ceptual transfer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will be held a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rom May 24th 2014 to 25th. Sponsored by China Committee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 and China Association of Educational Linguistics,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分类号】:H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琦;;环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2 秦勇;;论动机在第二语言习得课堂教学中的角色[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苗德全;王群;;年龄对成人二语习得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6期

4 郭新华;;第二语言习得的最小单位——结构[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1期

5 刘泽海;;母语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6 刘泽海;;论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黄晓苑;;频率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J];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8 农云端;;试论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理论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33期

9 欧阳恒维;;母语思维对儿童第二语言习得的积极影响[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周震;丁文英;;论套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雪松;文旭;;二语习得中的概念整合模式[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彭媛;;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探索——以量词“串”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吴慧;;从输入到输出的习得过程及其心理机制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4 伍志辉;;交互作用的认知语言学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孙艳;;浅议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国辉;;认知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功能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施家炜;;国内汉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二十年[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建勤;高立群;;欧美学生汉字形音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9 丰国欣;;论二语习得的认知学科取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赵凌;;文化的标记性研究[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记者 谢震霖;两岸语汇交融助推汉语发展[N];文汇报;2006年

2 记者鲁小彬;近代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史应成研究重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余冠仕;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发布[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姜澎;研究型大学也应必修写作课[N];文汇报;2007年

5 清衣;深入探讨“翻译中国和重建现代性”[N];文艺报;2009年

6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钟进文 卓小清;新时期高校民族语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N];中国民族报;2009年

7 石锋 南开大学语言研究所;语言学:从卡片之学到数据之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丰国欣;第二语言认知协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曹勇衡;基于阅读时间的二语习得者句子空隙处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徐璐;课堂教学中的动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闵子;韩汉空间维度词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5 李恩华;“V到+NP、V在+NP”的句法语义汉韩对比研究及其理论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薛常明;英语母语者对汉语非宾格动词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7 顾伟勤;语言输入、交互和二语学习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蒋荣;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互动与第二语言学习者词汇习得效应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9 苏剑;语言演化与语言保护:语言经济学的分析框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刘春燕;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输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静;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用迁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2 侯伟;词汇呈现方式对儿童汉语词汇习得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3 谢意;第二语言习得中言语输入与言语吸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4 史莹娟;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唐雄英;从二语习得视角研究写作测试任务难度[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来永梅;以蒙语为母语者习得汉语疑问句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申枚;语言输出的关注作用及二语习得[D];河北大学;2005年

8 别晨霞;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形容词产出偏误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沛富;预制语言与语言教学[D];吉林大学;2004年

10 王莲;关于英汉语口语流利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52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552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e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