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探寻道德教育的根性——学科视角与文化传统视角的融合

发布时间:2018-03-02 05:20

  本文关键词: 道德教育 道德信仰 本土化 儒道合一 出处:《教育科学研究》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德育实践中的典型困惑亟待澄清和德育信心有待加强,都说明了德育需要正视深层的根性问题。从学科视角出发,德育需要深化对上游学科的挖掘和跟踪研究,从而加强自身的解释力和实践能力。从文化传统视角出发,德育需要从先秦儒道合一的道德文化中吸取营养,使之成为中国当代社会道德信仰的重要资源。学科视角与文化传统视角的融合,重视中外德育理论的比较研究,更有利于道德信仰、哲学观、科学性三者融合目标的达成。德育寻根呼唤对德育研究与实践根本问题的正视,但也需要将其作为一种过程而理性对待。
[Abstract]:The typical confusion in the practice of moral education needs to be clarified and the confidence of moral education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which shows that moral education needs to face up to the deep root probl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ipline, moral education needs to deepen the research and excavation of upstream disciplin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tradition, moral education needs to absorb nutrition from the moral culture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n pre-Qin Dynasty. To make it an important resource of moral belief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the fusion of discipline perspective and cultural tradition perspective, and the emphasis o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moral education theories are more beneficial to moral belief and philosophy. Seeking the root of moral education calls for facing up to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moral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but it also needs to be treated rationally as a process.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基金】: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檀传宝;张宁娟;李敏;班建武;廖英;徐萍;王玉杰;蔡辰梅;林宇;杨启华;冯婉桢;;中学师德建设调查十大发现[J];中国德育;2010年04期

2 万俊人;道德谱系与知识镜像[J];读书;2004年04期

3 胡金木;;我国道德教育领域中“比较研究”状况的回顾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9期

4 班华;;再论“心理—道德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5 杨韶刚;什么是有道德的人——当代心理学向科尔伯格提出的挑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4期

6 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7 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8 杨韶刚;从道德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学校道德教育转向的心理学思考[J];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9 侯晶晶,朱小蔓;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10 傅维利;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J];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强昌文;;政治协商的内在机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韩德强;;禁止活体角膜移植的学理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黄伟,王维宇;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民道德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石美萍;体验:道德教育之本真所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陈艳红;;浅谈高校主体性德育的实施办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戴兆国;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薛雯;“颓废”的美:城市的另一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王艳;;道德教育蕴涵价值悖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王习胜;;国外“道德悖论”研究概要与批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牛磊;陈栋;康健;;以“创先争优”为契机的研究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汪冬冬;黄鹏;;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视角下的社会危机与安全思想——对齐格蒙特·鲍曼思想的解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丁成际;;儒学与当代日常生活伦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杨明;张伟;;也谈社会公共伦理——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一种思考[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6 田文利;;论国家伦理是警察伦理存在的正当性基础[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刘琅琅;;信息哲学视域下的网络伦理建构[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徐佳;;技术意志初探[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9 黄孙庆;唐德海;;改革开放之德育研究三十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程红艳;;杜威与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环境思想的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8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胡沈明;现代新闻评论宽容意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雅男;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高校德育目标构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道德教育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程焱;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雅静;大学生网络诚信观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迪;试论当代中国信仰问题及危机的消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罡;电子商务中的诚信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丁雅敏;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传播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吉;契嵩孝亲观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浩;;“‘德’—‘道’”理型与形而上学的中国形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邢克超;比较教育研究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01期

3 王学风,冯增俊;试析当代世界比较教育学的发展趋向[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4 王炳照;“四人帮”“批智育第一”是对德育智育的全面破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年03期

5 靖国平;曹树真;向葵花;;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中小学校德育环境调查报告[J];中国德育;2008年06期

6 檀传宝;张宁娟;李敏;班建武;廖英;徐萍;王玉杰;蔡辰梅;林宇;杨启华;冯婉桢;;中学师德建设调查十大发现[J];中国德育;2010年04期

7 樊浩;“德”—“育”生态论[J];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8 吴庆q

本文编号:1555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555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4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