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教育收益研究:历史、现状与趋势

发布时间:2018-06-04 19:45

  本文选题:教育收益 + 人力资本 ; 参考:《当代教育科学》2013年19期


【摘要】:20世纪60年代初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激发了人们对教育收益问题的研究兴趣,在随后的五十年内教育收益研究一直在国内外教育经济学领域中占据着主流地位,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已经取得不少可供借鉴的成果。本研究着重考察教育个人收益中的经济收益与非经济收益部分,将在对教育收益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回顾教育收益研究的历史,梳理教育收益研究的现状,并对教育收益研究的发展趋势做出思考。
[Abstract]:The birth of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in the early 1960s has aroused people's interest in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income, which has been playing a dominant rol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economics at home and abroad for the next 50 years. Relevan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has made a lot of results for reference.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part of economic and non-economic benefits in the personal income of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educational income, it reviews the history of the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income, and comb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income. And to the educational income research development tendency to make the thought.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人力资本收益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12M520441)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广慧;张世伟;;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对个人教育收益的影响——基于隐变量模型的估计[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3期

2 朱斌;我国人力资本教育投资低收益率探析[J];经济工作导刊;2003年01期

3 陈晓宇,闵维方;论中国高等教育的预期收益与劳动力市场化[J];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4 李实,丁赛;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莹莹;;我国农村就业人口的教育收益率测度——基于半参数计量模型的估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5期

2 杨国鹏;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状况及其制度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李勇,陈晓阳;市场经济与大学经费来源的多元化[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赵宏斌;教育收益与风险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5 陈晓宇,陈良q,夏晨;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变化与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6 陈良q,鞠高升;教育明瑟收益率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7 汤敏;;关于扩招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8 王明进;岳昌君;;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计量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2期

9 刘泽云;;教育收益率估算中的几个方法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1期

10 孟大虎;不确定环境中的抉择:从专业选择到职位决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铭;;全球化与城市化: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发展(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申涛;和荣;楚文杰;周晓娜;;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微观分析——对教育收益率的初步估计[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段云华;;政府在义务教育中的公共财政责任——从与高等教育比较的角度[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萧鸣政;饶伟国;;基于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思考[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晓宇;;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与实践[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6 刘泽云;;中国城镇地区私人教育收益率研究述评:1981-2001年[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7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杜屏;;大学生的职业期望及其个人影响因素[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刘彦伟;岳昌君;;教育借贷、人力资本积累与工作找寻[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刀福东;;傣族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回报初探[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美丽;我国东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袁晖光;中国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和工资调整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周兴;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流动、收入差距与社会福利[D];南开大学;2010年

6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刘冰;企业在职培训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形成[D];浙江大学;2009年

8 燕玉铎;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庞菁菁;我国利率波动传导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陈瑞祥;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定价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倩;FZ美容连锁机构人力资源培训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政;湖南农民区域收入差距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杨海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4 徐颖珊;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底线均等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林海仪;家庭经济收入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乔永军;WIT子公司负责人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许福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估计[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崔姹;河北省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9 谭晓玲;近十年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收益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10 田磊磊;山东省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姚先国,张海峰;中国教育回报率估计及其城乡差异分析——以浙江、广东、湖南、安徽等省的调查数据为基础[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陈晓宇,闵维方;我国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3 诸建芳,王伯庆,恩斯特·使君多福;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人收益率研究[J];经济研究;1995年12期

4 李雪松,詹姆斯·赫克曼;选择偏差、比较优势与教育的异质性回报∶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5 赖德胜;教育、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J];经济研究;1998年05期

6 魏新,邱黎强;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及教育支出负担率研究[J];教育与经济;1998年04期

7 李实,丁赛;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玲玲;西方教育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嬗变和演进——从人力资本理论到社会资本理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唐可月;张凤林;;教育信号发送作用的经验验证研究综述[J];经济评论;2006年01期

3 王静;;教育产业与人力资本的现代理论分析[J];前沿;2006年06期

4 林素川;;对人力资本理论若干命题的辨析[J];教育评论;1992年02期

5 张冬玲;;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之人力资本理论述评[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08期

6 宏斌;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就业[J];殷都学刊;1998年04期

7 许杰,王爱玲;论人力资本理论的最新进展与教育制度创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9期

8 吴洪成;张敬贤;;人力资本理论与我国教育发展的几个问题[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赵彩英;;人力资本、教育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J];科技资讯;2007年27期

10 张宏娜;;浅谈人力资本理论下我国的教育投入[J];知识经济;2009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克明;;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的教育与辞职:基于中国城镇居民的研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锋亮;;教育的信息功能与生产功能:一个筛选理论实证检验方法的文献综述[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杨卫安;;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前提条件及局限性分析——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李锋亮;W.John Morgan;陈晓宇;;绝对教育年限与相对教育位置的收入效应[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刘志民;;信号标识还是网络传递?——教育价值认知相关理论解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谈松华;;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强国战略[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涂元f^;;试论民办教育特性及其实践运作[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8 纪春梅;;教育筛选与就业[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赵丽秋;;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不平等——教育质量不平等的影响[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10 朱春奎;;财政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基于VAR方法对中国的实证研究[A];呼吁公共预算:来自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的声音——第一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怡;教育经济学在西方世界的变迁[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刘好光;“因学致贫”与理性选择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杨英杰;高经济增长率下的低教育回报率之谜[N];上海证券报;2006年

4 杨军生;中国教育的投资效率[N];学习时报;2005年

5 杨永华;教育乱收费为何屡禁不止[N];南方日报;2007年

6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高书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教育的重要使命[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刘欣;诺奖大师:重新定义教育回报率[N];财经时报;2005年

8 吴昌顺;教育的贫困是最大的贫困[N];人民政协报;2002年

9 徐慧;计算我的教育投资公式[N];北京商报;2007年

10 薛澜;发展教育促进世界经济发展[N];经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宏伟;“教育致贫”及其后果:转轨时期中国低收入家庭的教育困境[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2 梁国超;教育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李霞;我国教育投资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孙蕾;教育产出结构、资源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7年

5 杨馥毓;教育的效率测度与人力资本理论的深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车维平;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统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7 杜娟;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和教育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马艳芬;教师教育发展困境的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孙百才;中国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仿松;财政教育投资及其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君;教育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2 苏多清;公司雇佣检验与教育信号的关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3 李宁;不同所有制部门内及部门之间的教育收益率差异[D];山东大学;2011年

4 邹强;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方芳;教育投资的均衡性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王浩权;教育经济主义思潮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余世华;[因教致贫]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袁庆禄;人力资本、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效应分析[D];贵州大学;2006年

9 路婉婷;教育投资与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潘志勇;中国城镇教育回报及其来源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78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978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9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