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选择的教育平等:概念诠释与实践路径
本文选题:教育平等 + 教育选择 ; 参考:《现代大学教育》2013年02期
【摘要】:教育领域内的平等与选择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共生现象。教育选择是社会分化和多元化的必然产物,政策强制只能改变其存在形式却无法使它消失。教育领域内的平等与选择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如果着眼于相同情况相同对待,教育平等是取消选择的强有力理由;如果着眼于不同情况不同对待,选择是教育平等的内在需要。有选择的教育平等包含四个层次,为了防止选择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第四层次是对有选择的教育平等的最佳解释。有选择的教育平等的实践路径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优先面向处境不利家庭的公共资助,二是规范学校的招生行为,三是确保信息获得的多种途径。
[Abstract]:Equality and choic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s a symbiotic phenomenon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modernization. Educational choice is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social differentiation and pluralism. Policy enforcement can only change its existence form but not make it disappear. There is a unity of opposites between equality and choic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f we look at the same situation and treat the same situation, the equality of education is the strong reason to cancel the choice; if we look at the different situations and treat differently, the choice is the intrinsic need of the equality of education. Selective education equality consists of four levels.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possible adverse consequences of choice, the fourth level is the best explanation for selective education equality. The practice path of selective education equality includes three aspects, one is to give priority to public aid for disadvantaged families, the other is to standardize the enrollment behavior of schools, and third, to ensure the various ways to obtain information.
【作者单位】: 珠海市教育局教育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建平;呼声惊动中南海──中小学择校高收费现象透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2 黄学军;;平等视野下的学校选择:类型、评价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3 倪小敏;;向有差异的平等迈进——20世纪英国基础教育公平理念的嬗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4 袁阳;工具合理性、价值合理性与现代化[J];社会科学研究;1991年05期
5 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2 金文杰;;后危机时代全球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改革及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3 鲍国政;文明视野中的两种政治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肖倩,杨雪云;礼治、法治到礼法合一:一项法律社会学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5 强昌文;;权利:社会公平的“阿基米德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于江;雅典民主制评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赵志刚;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阮ho;;浅析《三言》中的婚恋题材作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9 王芳;;论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张华;;新农村法治建设的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业进;莫志宏;;论社会科学的事实[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刘业进;莫志宏;;从集中控制到框架条件管理——城市规划的演化理论视角[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4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郭云忠;;《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话语变迁[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赵淼;;权力、传统与村落治理——一个少数民族村落的政治图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7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熊春泉;童春荣;;规范量刑与自由裁量——博弈中的纳什均衡[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吴新叶;;群体性事件下的政府网站:问题与对策——一个比较视角的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戴烽;;家文化惯习与公共文明参与[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从我国城乡差异看音乐教育公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闫娜娜;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葛纾月;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观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t,
本文编号:2015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015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