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中师生网络互动的本质与特征
本文关键词:远程教育中师生网络互动的本质与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反思/汇报 >> 远程教育中师生网络互动的本质与特征
远 程 教 育
文章编号: 1006 — 9860 (2009 )12 — 0050 — 06
总第 275 期 中国电化教育 2009.12
远程教育中师生网络互动的 本质与特征
杨 刚, 徐晓东
(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 广东 广州
510631 )
摘要: 在远程教育领域中, 师生互动成为该领域中的热点话题之一, 特别是探讨师生互动本质与特征, 无疑是远 程教育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本文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 在互动与网络互动概念的解析基础上, 引出 对师生网络互动本质的探讨以及特征的描述。最后, 笔者分析了与师生课堂互动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一些实践建议。 本文以探讨师生网络互动本质与特征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分析远程教育中师生互动规律, 对网络远程教学中如何处 理好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构建良好的师生网络互动环境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远程教育; 网络互动; 本质; 特征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一、 引言
在远程教育领域中 ,“ 互动 ” 成为该领域中最受 关注的课题之一 , 也是远程教育文献中一个时髦的 名词 。 [1]从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 , 远程教育发展 经历了函授教育 、 多媒体教育 、 开放灵活的远程学习 三个阶段 。 [2] 每个阶段的教育活动都离不开互动环 节 , 教师与学生间互动从印刷媒体互动形式到利用 广播 、 电视 ( 卫星 )、 录音录像和电话等电子传播媒体 互动形式 , 最后走到了以电子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 相结合为支撑的网络化多媒体互动形式 。 正是由于 第三代远程网络教育的发展 , 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则 不可能再像课堂面对面那样直接进行 , 面对面的互 动也不再是远程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 。 面对新的远程教育阶段 , 我们如何来看待师生 之间的互动 ? 对于研究这一命题 , 不同的学者对此展 开过不同形式的研究 。 如 : 叶子等人从课堂教育的角 度出发 , 认为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间发生的一切交 互作用和影响 , 其特征具有教育性 、 交互性和连续 性 、 网络性 、 组织化和非正式化相结合 、 非对应性 、 系 统性和综合性等特征 ; 描述了一般意义上师生互动 的本质与特征 。 [3] 陈丽在远程教育有关交互的研究 中 , 提出用 “ 教学交互 ” 替代 “ 交互 ”, 对 “ 教学交互 ” 的 内涵进行了描述 , 并辨析了 “ 教学交互 ” 与相关概念 的关系 。 [4] Sim 认为 , 在教育意义上的互动是知识获 取的必要基本机制 , 能促进认知与身体技能 (Physical Skills)的发展 。 [5]从相关文献分析可知 ,在远程教育研 究中都肯定了互动的重要性 , 但却缺乏对师生互动 的本质与特征的界定和描述 , 也没有指出远程教育
中的互动与课堂教育中的互动的区别和联系 。 为此 , 我们将重点探讨师生网络互动本质与特征 , 并将其 作为研究远程教育师生互动规律的切入点 。 所以 , 这 需要我们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 1. 远程教育中的师生网络互动的本质是什么 ? 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 2.师生网络互动和课堂互动的关系如何 ? 3. 未 来 的 师 生 网 络 互 动 研 究 中 , 需 要 在 内 容 和 方法上把握哪些关键要素 ? 事实上 , 对上述问题的厘清 , 无疑会促进我国远 程教育基础性研究工作的开展与深化 。 同时 ,对革新 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与实践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二 、 “互动” 与 “网络互动” 1.互动
“ 互动 ” 在中文词源上主要释义为 “ 相 互 作 用 , 相互影响 ”, 着重于一种人际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 响的方式和过程 , 也强调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 关系 。 在英语中 , 常以 “Interplay ” 或 “Interaction ” 来表 示 , 在国内翻译成 “ 互动 、 交互 ” 居多 , 多解释为 “ 相 互作用 、 相互影响 ”。 另有一个英语词汇 “Communication ” 中也隐含了互动的含义 , 在 牛 津 英 语 第 四 版 中 , 解释为 “ 传递 、 传播 、 交流 ” 等之意 , 表现为一种交 流与沟通 , 侧重互动双方之间的内容和动作 。 “ 互动 ” 一词多用于教育上 ,“ 交互 ” 多用在计算机科学或人 工智能领域中 , 如 : 人机交互 。 从释义上分析可以知 道 , 对于互动的理解 , 必须要体现出相互作用 、 相互 影响的功效 , 这才能揭示出 “ 动 ” 的寓意 。 因为在 “ 动 ” 中 , 意味着一种 “ 反馈 ”, 它是指互动的一方在活动过
50
2009.12 中国电化教育 总第 275 期
远 程 教 育
过程模式都与现实课堂中的互动有所不同而导致的 差异 。 [12] 这说明了 , 师生网络互动因其载体 、 模式 、 表现 形式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特殊性而成为一种彻底理 性的数字化符号互动 , 突破了现实时空的限制 , 而 成 为 与 课 堂 互 动 不 同 的 一 种 全 新 的 人—机—人 互 动方式 。 我们认为相对于课堂互动而言的师生网络互 动 , 是以一种抽象的数字化图文符号为网络交流中 介 , 师生在一定规则 、 策略和反馈的机制下共同构筑 和谐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实践活动 。 这种实践 活动寓意在师生知识构建中 、 学与教过程中和远程 教育实践中 。 所以 , 师生网络互动既是社会情景中的 实践活动 , 同时又必然随着网络技术的渗透而不断 发展成为一种日常师生交往行为活动 。 因此 , 对于这 一全新的概念内涵的理解 , 我们认为还需要把握以 下几个方面 : 首先 , 它是一种以图文符号为主要载体 、 计算机 网络技术为中介工具的人际交流活动 。 其中 ,规则是 互动过程中的行为和活动方式的集合 。 策略是促进互 动持续发生所使用的方法 ,如鼓励和共享等形式 。 反 馈是一种调节互动活动平衡的手段 ,如 BBS 回帖。 其次 ,它体现了师生间以一种平等的 、协调的 、和 谐的方式进行沟通与交流 , 其互动主体是教师和学 生 。 由于网络的匿名特征 ,使得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 可以突破 课堂上的 “ 约束— —— 控制 ” 框架 , 以一种平 等的身份进行 ,即师生均可以是互动活动的主体 。 再次 , 师生关系是一种动态的 、 双向的形式 , 而 不是静态的 、 单向的形式 。 这是我们把握师生网络互 动的一个关键环节 , 也是区别课堂师生互动的一个 重要标志 。 [13] 广义的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师 生双方通过交往和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双边 、 互动的 关系系统 , 它不仅是师生互动的结果 , 还包括师生关 系形成的过程 、 机制和影响因素等 。 [14] 因此 , 对于师生网络互动和师生关系我们需要 用一种新的目光来看待 , 研究的视线应该从静态的 、 思辨的角度转向动态的 、 实证分析的研究 。 如 , 可以 利 用 社 会 网 络 分 析 法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 SNA)、 关 键 性 事 件 回 忆 法 (Critical Event Recall , CER) 和 互 动 内 容 分 析 法 (Content Analysis ,CA) 来 动态分析学习者的互动模型和互动关系 , 了解学生 在知识构建过程中的如何分享知识 、 形成关系 。 [15] 最后 ,它是一种构建知识和协作意义共同生成的 过程 ,也是师生远程教学的目的之一 。 这需要师生共 存于一定的话语空间之中 ,通过互动工具 (聊天室 、在 线讨论区 、留言板等 )来保证协商与交流的开展 ,在对
程中对另一方的行为或表现所必须给予某种程度的 反应或回答 。 若仅仅只有两个以上的个体客观存在 , 在个体之间表现出是一种简单的施加与接受 , 刺激 与反应或被动的反应的单方面作用的话 , 则不能足 够说明彼此之间存在互动 。 [6]所以 , 这些在共同场域 中的个体必须有着相互联系关系 、 相互作用行为和 一定的形式的反馈 , 才能谈得上互动的存在和发生 。 2. 网络互动 关于网络互动的定义 , 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界 定 。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描述与论 证 , 但从他们的研究中 , 我们或多或少可以得到一幅 多维度 、 多视角的描述图景 。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 , 通常把网络互动与网络交往 看成同义语 , 认为网络互动是在网络社区中 , 网络个 体及网络群体之间的人格交互 、 社会行为和社会关 系 , 并以网络自我互动为基础 , 网络符号互动为表 征 , 网络人际互动为核心 。 [7] 从远程教学角度来看 , 网络互动被认为是一种 教学交互 , 在学习过程中 , 强调以学习者对学习内容 产生正确意义建构为目的 , 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 的相互交流与相互作用 。 [8]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 网络互动的理解侧重于人 的情感与心理活动交流 , 又称为网络沟通 。 它是人与 人通过互联网 , 并使用文本化的信息及副语言 (Paralinguistic) 来进行的一种人际沟通方式 。 其中 , 副语 言是指能够被编码与符号化一种情感与意识 。 [9]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 , 将网络互动称为人际传播 , 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 , 是社会生活 中最直观 、 最常见 、 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 [10] 我们可以看出 , 在上述不同的学科视角对网络 互动定义与解释中 , 它们都达到一个共识 : 认为网络 互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 。 很明显 , 这种关系 是依存在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
三、 师生网络互动的本质解析
结合上述的研究与理论观点, 我们仍存有这 样一个疑问: 为什么远程网络化学习与现实课堂 中的学习绩效会有所差异? 这种差异究竟是什么 样 的 原 因 产 生 的 ? 有 研 究 表 明 ,其 根 本 的 原 因 有 两 个方面: 一方面在于远程教学中的师生分离产生情感缺 失而导致情感交互不到位 , 使得学生在线学习遇到 迷惑或困惑时 , 不知该找何处 , 这样可能将导致学习 动机降低 , 学习兴趣减弱 。 [11] 另一方面 , 经由网络技术媒介的互动行为和方 式在学习情景 、 互动符号形式与意义赋予以及互动
51
远 程 教 育
话的机制下引导学生在知识构建空间中逐步攀登 。
总第 275 期 中国电化教育 2009.12
四、 师生网络互动的特征
远程教育发展到以网络作为通信阶段 , 网络所 带来的是一种人与人交往方式的变化 , 使课堂中的 师生互动延伸到虚拟空间 , 摆脱了时空的约束 , 带来 了一种人 — 机 — 人的互动模式 , 将远程互动和非面 对面的交往变成现实 。 基于上述对师生网络互动本质的认识 , 那么师 生网络互动将会表现出有什么样的特征 ? 除了由于 网络的自发性 、 无时间限制 、 匿名性等因素带来的去 中心化 、 网络性与交互性 、 组织化与非正式化 、 系统 性和综合性等这 些 特 征 外 [16], 我 们 认 为 还 有 以 下 几 个重要的特征 。 —— 高情感心理期望与现实之间的 1. 矛盾特征 — 矛盾 情感网络理论认为 : 在人们相遇中 , 期望是一种 重要的力量 。 当人们在相遇时 , 体验到的是一种积极 的情感 , 他们就会积极的投入到相遇中 , 并加强发展 与他人的联结 。 反之 , 则避免这种相遇 。 [17]基于此 , 网 络环境下的师生互动 , 特别是在校际远程协作学习 活动中 , 不同学校间的师生们以符号作为代表自己 的身份和言行 , 以超时空虚拟情景作为公共互动空 间 , 他们可以更加容易进行交谈 , 伴随的情感投入也 会不断地增强 , 心理期望也是很明确的 。 但笔者曾在参与远程教学活动时发现 ,师生们在 互动活动过程经常出现一种高情感心理期望与现实 之间的矛盾 ,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以为借助数 字化符号进行交流的网络互动能够更加快速 、 明了 、 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却不知利用这种格式化的情 感符号和言语表情常常达不到想要表达情感深度的 矛盾。 以为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多媒体课件能引起学 生学习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讨论 , 但学习中的互动 “孤寂 ”现象仍大量存在 ,出现反馈信息不足 (如 :回帖 率不高 )的矛盾 。 以为在网络上互动可以弱化双方的 身份 , 使互动变得无拘无束 , 能体验平等相待的喜悦 和弥补师生间的关系 , 但经常出现互动话语迷航 ,产 生大量无关话题 ,达不到互动真正的目的 。 这种矛盾正如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一样 ,“ 以信 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 促进跨越式发展 ” 的美好教育 蓝图经过 20 多年的建设 , 却没有看到人们内心所期 望的美好教育 , 初始建设的高情感心理期望与现实 间状况 , 却让人为之叹息 。 —— 师生的聚类到话题空间的裂变 2.选择特征 — 从互动的角度来看 , 网络互动通过虚拟性以超 越 “ 在场 ” 与 “ 非在场 ” 的边界方式来克服点对点的互
动局限 , 可以有选择的进行一对多 、 多对一 、 多对多 的交流形式 , 同时对交流对象 、 话题的选择可以形成 不同特色的非正式群体 (社区 )和学习模式 , 如个别交 互学习 、 群体协作学习等 , 这对于学习者知识构建是 积极的和有效的 。 目前 , 在师生网络互动过程中 , 教师和学生可以 对交流的主题 、 互动的方式的选择和师生间情感关 系亲密程度等因素的判断 , 借助基于 Web2.0 的互动 交 流 工 具 , 如 BBS 、RSS 、QQ 群 、Blog 等 , 使 具 有 某 些共同爱好和共同话语的师生可以聚类成新的互动 交流社区或群体 , 进而不同的师生聚类生成出不同 的话语主题 , 裂变出新的主题空间 。 从师生的聚类到 主题空间的裂变折射出了网络互动具有高选择性的 特征 , 这一现象恰恰在校际间网络协作学习 (Interschool Collaboration Learning )活动中得到了印证 。 [18] —— 从言语表达到符号沟通 3.中介特征 — 在网络空间中 , 数字化符号的外延和内容都将 发生变化 , 毫无疑问 , 它可以形成任何所指的事物 , 并拥有特殊且约定成俗的文化意义 ( 如 :^_^ 表示高 兴等 ), 能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事物以特定的形 式在网络空间中进行表征 。 当网络技术 、 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介入后 , 引起了互动模式的改变 : 从言语表达方式转向读写 交流方式 , 从肢体表达方式转向了图文符号结合的 表达方式 。 以数字化符号为中介的师生间互动不仅 仅把符号作为师生间的沟通中介 , 而且还可以作为 师生进行直接互动操作的对象 。 这一中介特征所表 现的实践意义在于师生的自我意识 、 自身心理变化 以及对社会的看法与认识能够通过符号化形式的师 生网络互动得以实现 , 并能鲜明的体现出师生各自 的 “ 主我 ” 个性 。 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 是不是所有的符号沟通 能够实现上述的意义呢 ? Mead (1934 ) 肯定地认为不 是所有的符号沟通都有这种功能 , 强调的是 “ 有意识 的解决问题或实现人际沟通的那种思维 ” 才拥有这 种功能 。 —— 从学习联通到关系联动 4.联动特征 — 2005 年 , 加拿大学者西门思 (George Siemens) 在 《 教学技术与远程学习 》 国际学刊等学术媒介上发表 了有关联通主义 (Connectivism ) 的系列研究成果 , 引 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 该理论认为 “ 学习不再 是一个人的活动 , 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 过程 。 ” 西门思的联通主义表达了一种 “ 在关系中学 ” 的思想 。 [19] 我们可以从联通视角出发 , 学习联通在 “ 学与 教 ” 过程中 , 一方面表现为学生通过互动可以从教师
52
2009.12 中国电化教育 总第 275 期
远 程 教 育
型的人 — 人之间的关系 。 心理学家们 麦 肯 那 (Mckenna) 与 巴 斯 (Barth) 、 库 明 斯 (Cummings) 、 巴 特 (Butter) 与 考 特 (Kraut) 以 及 萨 加 (Sonja) 等 人 分 别 对 新 闻 组 、 电 子 邮 件 与 互 联 网 游 戏进行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 互联网中的群体也遵 循着社会团体中的一般性认识关系规则 , 它们对个 人的生活有真实性的影响 。 [20] 这表明师生网络互动 仍然属于社会交往行动的范畴 。 所以 , 师生网络互动与课堂互动在认识关系上 具有统一性 , 即都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认识关系 , 非 人与物的关系 。 2. 网络互动与课堂互动在研究方法上具有可通 约性 师生网络互动与传统课堂互动并不是水火不相 容的对立关系 , 也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 , 它们之间存 在着交集和包容的关系 , 不能因为网络互动的出现 , 而忽视传统课堂互动的研究,摒弃课堂互动研究方法 。 我们在对待两则的研究方法上, 应该采取兼收并蓄的 态度。 在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互动活动开展所获得经验 和技能 , 能促进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 , 拓展研究的方 法与途径 。 反之也亦然 。 如,在网络情景下 ,利用社会 网络分析法 (SNA) 对师生互动群体进行中心性分析 、 密度分析以及角色分析等 , 那么 , 这样的方法也可以 为课堂互动所应用,丰富课堂互动的研究方法 。 所以 , 网络互动和课堂互动在研究方法论上具有一定的可 通约性 , 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优势互补 ,共 同维系和促进教与学过程的平衡与发展 。 3.网络互动促使传统课堂文化内涵的变迁 传统课堂文化内涵的变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 个方面 :课 堂 师 生 的 角 色 发 生 了 变 化 ,传 统 教 师 角 色是知 识 的 传 授 者 ,是 学 术 的 权 威 ;学 生 是 被 动 的 知识接 收 者 ;而 在 网 络 学 习 互 动 过 程 中 ,则 要 求 教 师是学 生 学 习 的 导 师 ,知 识 建 构 的 指 导 者 ,信 息 资 源的提 供 者 ;学 生 则 是 学 习 的 主 动 者 ,视 学 习 是 一 种主动 的 ,协 作 的 ,建 构 的 和 反 思 的 过 程 。 传 统 课 堂学与教的模式是一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封闭式 互动模 式 ,是 一 种 单 向 的 传 递 过 程 ,限 制 了 学 生 参 与教学 过 程 ;而 在 网 络 学 习 互 动 过 程 中 ,要 求 是 一 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学习的过程, 表现了过程 的 开 放 性 、融 合 性 和 和 谐 性 。 传 统 的 教 师 与 学 生 关 系是“控制与约束”或“权威与依存”的关系,而 在 这种关 系 中 教 师 是 权 威 ,拥 有 绝 对 的 话 语 权 ,约 束 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而在网 络学习 互 动 过 程 中 ,要 求 改 善 传 统 师 生 间 关 系 ,教 师与学 生 是 双 主 体 互 动 对 话 关 系 ,具 有 自 主 性 、平 等性和协商性。
所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中获得资源 。 另一方面 , 学生 可以通过技术工具 , 把所需的资源进行聚合 , 实现知 识关联 , 扩展了知识体系 。 但这只是 “ 关系中学 ” 的基 本要求 , 并非是内容的全部 。 更为重要的是 , 这种关 系体现了一种相互影响 、 相互作用的状态 , 是一种特 殊的人际互动形式 , 具有反馈性质 。 也就是说 , 在网 络互动过程中 , 不能仅只发表言论与观点 , 若缺少反 馈环节 ( 如 :BBS 中的回帖方式 ), 那么 , 网络互动产 生的关系最多只能是一种单向的师生互动关系 , 无 法构筑其双向的师生互动关系 。 所以 , 网络互动的联动特征 , 不仅表现在学习资 源获取的物理渠道是畅通的 , 还应表现出人际关系 的联动 , 通过人际关系的分享 、 沟通 、 反馈来扩展获 取资源的途径 , 使参与学习活动的学生们和教师们 在思想 、 情感上主动与之分享 、 贡献资源 。 从学习联通到关系联动所体现的师生关系 , 绝 不是简单的学与教的关系 , 更多是包含了日常生活 、 情感与态度等诸多因素在内的一种人际关系系统 。
五、 师生网络互动与课堂互动之间的关系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 要求教育自身在发展过 程中要实现两大转变 : 一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 二是学校教育向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转变 。 这 种转变催生了第三代远程教育的新的学习方式 — —— 网络化学习 。 在网络化学习情景下,学习活动的场域不再 是一元的, 教学场域也由单一的现实课堂情景变 为现实和虚拟的双重情景。 教学场域的变化也将 势 必 引 起 了 与 之 相 伴 的 师 生 互 动 的 变 化 。 因 此 ,师 生互动类型也将具有“双 重 ”表 现 形 式 ,即 课 堂 师 生互动和网络师生互动。 作为师生互动的两种类 型, 师生课堂互动和师生网络互动既有联系又有 区别。 为了更好的理解其区别与联系需要我们处 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1.网络互动与课堂互动在认识关系上具有统一性 从表面上来看 , 师生在网络空间中的互动是各 自面对着由互联网连接起来的计算机进行交流的过 程 , 是人面对着物的情景 。 然而 , 在互动过程中产生 的信息 , 却全都是由教师和学生来发布和掌控的 , 也 是说 , 一切信息源来自于人 。 在这个意义上 , 网络上 的师生互动所实现的不是人 ( 主体 ) 与网络 ( 客体 ) 之间的认识关系 , 而是人 ( 主体 ) 与人 ( 主体 ) 之间的 关系 。 这种主体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认识关系 , 就不 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刺激与反应关系 , 而是一种积极 协调的 、 合作的关系 , 即一种以网络技术为中介的新
53
远 程 教 育
4. 远程教育 、 网络互动 、 课堂互动三者之间的辩
证关系 技术的介入使得课堂互动的情景发生变化 , 由 课堂情景到网络虚拟情景 , 使得这两类互动由于活 动的情景不同而导致在目标 、 形式和操作上有所不 同 。 但远程教育 、 课堂互动与网络互动三者却体现着 交织互补的辩证关系 。 首先 , 远程教育中网络化教学 已成为主流方式 , 开展网络互动研究符合当前远程 教育的发展方向 , 它继承与升华了课堂互动 。 同时 , 远程教育并不排除面授环节 , 需要课堂教学作为补 充 , 所以 , 我们既要关注师生远程在线教学活动中的 网络互动 , 也要关注面授教学环节中的课堂互动 , 不 能让我们仅只禁锢于一种关注之中 , 把两者隔裂开 来 。 我们在看待它们时应该以更具有包容和鼓励的 情怀 , 这样它们才能共同推动远程教育的发展 。 但我们值得注意的是当技术融入到互动过程中 时 , 技术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 此时 , 技术关注对于 使 用 “ 什 么 样 ” 的 技 术 制 品 ( 如 :QQ 、BBS 、 聊 天 室 等 ) 并不重要 , 更重要的是 “ 怎么做 ” 的问题 , 其扮演 的角色应该是支持师生用技术学习 (Learning with IT), 而不是从技术中学习 (Learning from IT )。 即利 用技术如何促进师生和谐互动来支持知识建构 、 协 调师生关系 、 改善学习情景 。 所以 , 在目前开展的第 三代远程教育浪潮中 , 利用信息技术如何有效的促 进师生间的互动 , 这才是关键所在 。
总第 275 期 中国电化教育 2009.12
六、 讨论与启示
从上述的师生互动本质 、 特征的分析以及师生 网络互动与课堂互动之间关系的阐述 , 我们不难发 现 , 网络互动与课堂互动有许多共同之处 , 也有不同 之处 。 共同之处表现在两个方面 : 第一个方面 , 课堂互动与网络互动的互动主体 是一致的 。 换句话说 , 课堂互动的主体是人 , 即教师 与学生 。 而网络互动表现了一种人 — 机 — 人之间的 关系 , 最终互动两端呈现的还是人作为主体 。 第二个方面 , 网络互动强调了交互途径与方式 的多样化 ,, 强调各种技术手段尤其是信息技术手段 的广泛应用 。 这与促进师生课堂互动的多途径探索 是一致的 。 换句话说 , 在理想的远程教育模式下要求 师生互动的途径和方式是没有时空限制的 , 多种多 样的 。 而中国数千年的课堂班级教学发展历程 , 也是 不断的追求各种可能的教学手段与形式 , 这一点它 们也是一致的 。 但它们所表现的不同之处 , 也有两个方面 : 其一 , 师生网络互动活动是在互联网上开展的 , 必须要遵守一定的互联网法则 , 而课堂互动更多的
是在班级课堂中开展的 , 遵守的是班级课堂管理制 度 。 前者的要求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和法律性 , 而后者 具有针对性和民主性 。 其二 , 网络化学习扩展了师生的身份范围 , 一切 的学习者和助学者都可以成为学生与教师 , 那么 , 网 络互动强调成员的广泛参与性 , 强调了如何把全体 参与者的学习资源 ( 包括网上与网下资源 ) 充分的整 合起来 。 而课堂互动更多的只是局限在课堂中的成 员 , 强调的是如何把自身拥有的学习资源如何提供 给别人去使用 。 对于异同点的分析,给我们的启示将有如下几点: 第一 , 传统课堂互动的研究与发展 , 为我们研究 网络互动提供了宝贵资源和累积了重要经验 。 第二 , 根据传统课堂教学与师生互动的研究历 程 , 网络互动应该重视信息技术的利用 , 定位好技术 的角色 , 推动互动环境的构建与互动途径与方法的 探索 , 努力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 。 第三 , 师生网络互动还是一个崭新的话题 , 显 然离我们理想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和挑战 , 面对 这些差距与挑战 , 如何进一步开展研究 ? 这值得我 们进一步思考 。 如 , 师生互动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 学习内容结构的松散程度之间的关系如何 ; 师生互 动模式与设计研究如何在实践中开展 ; 师生网络互 动模式的转换条件是什么 , 等等 。 诸如此类的问题 , 都是构建良好的师生网络互动所必须回答的问题 。 最后 , 我们希望能用新颖的目光与理念来看待 这一话题 , 将师生网络互动的进一步研究与我们现 处在的社会教育和文化环境中的远程教育紧密的 联系起来 , 推动远程教育的发展更为和谐和坚实 。 因此 , 在网络互动研究中 , 我们将提出以下几点 建议 : 1. 在 网 络 互 动 研 究 的 对 象 上 , 应 重 视 人 际 关 系 的研究 互联网的诞生 , 改变了早期因计算机介入而产 生 的 “人 机 关 系 ”形 式 与 内 在 结 构 ,回 归 到 “人 际 关 系 ” 的心理诉求 。 原因在于 , 网络互动关系是真实 、 客 观存在的社会关系 。 在网络互动中 , 不管师生间的言 行是否真实抑或虚假都是自身的价值观的体现 , 也 不管他们抱持什么样的心理来看待网络人际交往 ,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 , 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确是 存在于网络之中 , 这与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本质相差 无异 , 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这种关系不仅是师生 交往的联系纽带 , 它还支持着学习的发生 。 在联通主 义看来 , 学习是互联的过程 , 这种互联就是一种关系 互动的体现 。 另外 , 关系互动也是任何网络学习共同 体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要素之一 , 我们透过师生人际
54
2009.12 中国电化教育 总第 275 期
远 程 教 育
2008,14(3) :74-77. [12] 吴兵 , 叶春明 . 上海电视大学与马来西亚宏愿大学学习者网上交 互比较研究 [J]. 开放教育研究 ,2008,14(3) :56-61. [13] 胡民众 . 试论网络教育中的互动性 [J] . 南京社会科学 ,2006,(10) : 135-139. [15] Maarten de Laat & Vic Lally & Lasse Lipponen ,et. Investigating patterns of interaction in networked learning and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A role for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J].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2007,(2):87-103. [17] 乔纳森·特纳 .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 下 )[M]. 北京 : 华夏出版社 , 2001.113-114. [18] 徐晓东 , 任英杰 .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概念改变的实证研究 [J]. 电化 教育研究 ,2009, (5 ):5-13. [19] 王佑镁 , 祝智庭 . 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 : 学习理论的新取向 [J]. 中国电化教育 ,2006 ,(3):5-9. [21] 刘军 . 社会网络分析导论 [M]. 北京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4.1-50. [22] 徐晓东 . 从组间比较到个体内比较的回归 : 重构教育技术学研究 方法论 [J]. 电化教育研究 ,2009, (1 ):46-53. 2009 年 9 月 19 日 誅收稿日期: 责任编辑: 李晓华
关系的互动可以发现他们之间在互动过程中扮演的 角色 、 空间距离和人际结构 , 等等 。 鉴如此, 对网络互动研究的视线应从静态的 互动个体属性分析转向动态的人际互动关系分 析 ,把 关 系 作 为 我 们 研 究 网 络 互 动 的 切 入 点 。 只 有 如此 ,我 们 才 可 能 理 解 、解 释 师 生 网 络 互 动 现 象 和 规律。 2.在互动研究方法上 ,应采用多样化的手段 师生网络互动研究涉及到远程教育中最为复 杂的教育现象和规律 , 因而我们不能禁锢于一种研 究方法上 , 孤立地采用某种方法是不能很好的认识 事物的本质与特征的 , 因为每一种方法有它的适用 范围 ,所 以 必 须 综 合 的 采 用 多 层 次 、多 角 度 的 研 究 手段 。 比如 , 我们可以采用弗兰德斯 (N.A.Flanders ) 定量 分 析 方 法 ,来 关 注 于 互 动 模 型 、互 动 有 效 性 以 及互动质量。 但我们更应该关注社会网络分析法 (SNA ) 的 应 用 , 着 眼 于 关 系 数 据 的 量 化 表 征 , 对 各 种互动关系进行描述性阐释 , 来揭示互动的结构 , 从而解释一定的互动现象 。 所以 , 重视社会网络分 析法的应用意义在于它聚焦点是关系数据和结构 模式 ,不 是 学 习 者 属 性 ;它 对 数 据 分 析 既 可 以 进 行 多层 次 分 析 ,又 能 将 定 性 资 料 、定 量 资 料 和 图 表 数 据结 合 起 来 ,从 而 在 互 动 的 微 观 、宏 观 之 间 建 立 连 接 , 使互动分析更加透彻 。 [21] 总 之 ,我 们 在 应 用 研 究 方 法 上 ,一 定 要 把 握 住 “适度”这把尺子,既不 要 让 思 辨 的 激 情 燃 烧 了 数 字理性, 也不要让数字崇拜压抑了我们思想的火 花。 因 此 在 研 究 方 法 采 用 上 ,我 们 可 以 有 偏 好 ,但 不能有偏见 , 应该以更具包容的心态兼收并 蓄 , [22] 使得我们的研究过程更加规范、 阐释的结果更加 客观 、研 究 的 结 论 更 加 可 信 ,这 才 是 我 们 所 需 把 握 的关键 。
参考文献:
[1] 辛娜敏 . 远程教育中的互动理念与派别之评述 [J]. 中国远程教育 , 2000 ,(10):27-33. [2] 丁兴富 . 教育与技术 : 朋友还是仇敌 [J]. 中国电大教育 ,1992, (7 ): 54-59. [3][6][14][16] 叶子 , 庞丽娟 . 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 [J]. 教育研究 ,2004 , (4 ):30-34. [4][8] 陈丽 . 术语 “ 教学交互 ” 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J]. 中国远程 教育 ,2004 ,(2 ):12-16. [5] Sims,R .Interactivity: A forgotten art? [J].Computers in Human Be havior, 1997 ,13(2):157-180. [7] 谢宝婷 . 浅析网络互动内涵 [J]. 社会 ,2002, (7 ):40-42. [9][20] 李宏利 , 雷雳 . 计算机为中介的人际沟通研究进展 [J]. 首都师范 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3, (4 ):107-110. [10] 彭兰 . 网络传播概论 [M].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266. [11] 罗卫红等 . 网络学习环境中的情感缺失研究 [J]. 开放教育研究 ,
55
本文关键词:远程教育中师生网络互动的本质与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8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08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