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习行为:教学论研究的视域转换
[Abstract]: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teaching theory should focus on learning behavior and realize the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of research horizon. The study of learning behavior has gradually emerged in contemporary teaching research: effective teaching research has changed from focusing on teaching behavior to paying attention to learning behavior, and teaching design research has begun to focus on learners and learning behaviors. The change of learning style also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behavior research. The study of learning behavior should be the foundation and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eaching theory research. It has many meanings: it is helpful to enrich the understanding of learning problems and to enhance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haracter of teaching theory research; It can help to alleviate the problem of overburden of learning,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students, lead the refor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set up the classroom of learning center, and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以课堂教学转型为旨趣的中小学学习中心课堂建设的理论与行动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20054) 湖北大学人文社科青年教师科研项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校本变革研究”(项目编号:090-098205) 湖北大学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90-075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陈晓端,Stephen Keith;当代西方有效教学研究的系统考察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2 张筱兰;论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3 高巍;;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的关系解析[J];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4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5 扈中平;对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辩证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6期
6 盛群力;;论有效教学的十个要义——教学设计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04期
7 陈佑清;;论有效教学的分析模型[J];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11期
8 赵士果;;有效教学行为研究的反思与重构[J];当代教育科学;2012年20期
9 钟志贤;论教学设计的发展走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娜;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毛豪明;韩传信;;西方情感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影响论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唐静萍;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研究和改革的几点思考[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陈素霞;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薛琴;;论新课程理念下的讲授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6 贺佩蓉;;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综述[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7 杨勇;;教育:成为你自己——人与教育关系的哲学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李银慧;;从教育哲学视角窥探教师职业幸福[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朱昌流;;《历史与社会》课程实施情感教育的原则与策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许世平;;课堂教学生命流失现象及其成因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攀峰;;论审美教育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2 胡硕兵;;红色资源在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培训中的运用探讨[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覃兵;;二十年来我国教学原则地位研究之综述——与教学论诸范畴关系的讨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覃兵;;二十年来我国教学原则体系构建状况的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覃兵;;论我国二十年来教学原则的批判反思与创新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芦净;;案例教学应用于高职思想政治课的实践[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宁本涛;方琴;;有效课堂教学的时间配置策略探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张玲;屈代洲;;关于提高地方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探索[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樊洪明;谢静超;赵耀华;全贞花;;浅谈主体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10 李克勤;;对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思考[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5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6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7 苏小兵;中学地理电子教学地图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殷建华;走向教育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申宣成;表现性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远芳;运用认知方法网络结构图对高三立体几何复习课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宇航;网络课程学习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国强;2000-2008年美国、英国体育教学研究状况及趋势[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袁征;初中生课下有效学习方式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微微;高校旅游专业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林晗;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影;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地理课堂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文玉;高中地理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秉德;“教学设计”与教学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2 何克抗;也论教学设计与教学论——与李秉德先生商榷[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3 钟志贤;阐释学、模糊逻辑、混沌理论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4 盖立春;郑长龙;;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反思与重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张华;教学设计研究:百年回顾与前瞻[J];教育科学;2000年04期
6 陈晓端;马建华;;试析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有效教学行为的基本特征[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7 陈佑清;论活动与发展之间的相关对应性[J];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8 肖锋;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分析——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研究工具[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9 成尚荣;;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批判性思考[J];人民教育;2010年23期
10 程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J];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建华;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帆;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段丽英;基于课堂的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鉴;从“教学论”研究到“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年02期
2 蔡宝来;姚志敏;;2008年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3 余文森;刘冬岩;;教学改革与学校创新——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综述[J];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4 文南生;;在教学论研究中导入信息科学作方法论的思考[J];交通职业教育;2005年02期
5 张有龙;赵爱荣;;生活世界观及对现代教学论研究的启示[J];教书育人;2007年18期
6 薛晓阳;论审美性教学的研究与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年02期
7 史铭之;;教学论研究的确定性寻求[J];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02期
8 诸惠芳;教学论研究的一枝奇葩──《比较教学论》评介[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9 路兴;关于教学论研究方法科学化的思考[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10 柳士彬;困惑·反思·重构——论目前我国教学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教育科研;200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小兰;熊德虎;;关于民办学校校本教研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叶永青;;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A];首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向明;;教学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4 陈忠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和谐教育的内驱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5 李光伯;;简论我国现代复式教学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金萍;;创建学习型团队,努力提升教学质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7 刘志华;;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8 张长谦;陈小娴;;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校本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9 ;新课程下教师争做研究者[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朱蕙;;网络环境下艺术史教学改革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锡盟教学研究指导中心进入自治区一级教研机构行列[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2 山东省胶州市北关小学 王书友;唤醒“沉睡”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张滢邋江苏省南京市东庐中学校长 陈康金 山东省茌平县教研员 靖恒海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 高德胜;怎样才能取到教学改革的真经[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湖北省谷城县谷城一中 孙国琴;信息时代的教学研究[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5 许序修;教师应该写论文[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文艺 陶琳琳;荣源教育昌社稷 根植家山茂栋梁[N];中国教师报;2007年
7 记者 韩超;我市开展教学研究系列年活动[N];德州日报;2010年
8 崔允oa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教授;把握教学研究方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安徽省广德中学 吴亮奎;教学论研究请关注“中国”的课堂[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贾美华;重新审视教学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娜斯佳(Zheldak Anastasiia);近20年俄罗斯教学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改革[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2 齐军;体悟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周杰;倾听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司成勇;从“学答”走向“学问”[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赵荷花;学习的教学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增田;对话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杨丽;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教学理论批判及另一种发展的可能[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三福;教学的语用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霞;研究型数学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郭增才;县级教研室职能定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璐琳;动摇的基础:哲学对教学论研究的作用趋势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杨旭娇;特岗教师教学研究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伟娜;深度教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杜莹;从预成性思维到生成性思维——教学论研究思维方式的新走向[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小勇;教学的科学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张瑜;多屏交互环境下的思维导图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陆明玉;从对象性思维到反思性思维——教学论研究思维方式的新走向[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10 吴益明;基于解释学理论的课堂教学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74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274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