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人文地理学” 课程网络化建设思路与体系结构.doc 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发布时间:2017-01-05 14:04

  本文关键词: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整体结构设计与核心要素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网友799474576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人文地理学” 课程网络化建设思路与体系结构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生查阅、比较和学习。5.着眼于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课程网络化建设不仅是以网页形式呈现课程的内容,而且是教学的一种重要资源,是网络教学的支撑环境。它可作为课堂环境和课外环境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材料,学生的许多学习活动都是在网络的支持下完成的。因此,课程网络化建设除了内容的展示,还必须增加强大的学习功能,保证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6]。因此,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钻研精神和科研能力,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的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三、“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体系结构课程网络化建设的体系结构设计十分重要,它是网络课程整体设计理念和指导思想的体现。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整体结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整体页面层次和各层页面中内容的组织。学生是通过访问各层次进行学习的,整体层次及各个层次页面中的具体内容及其结构必然对学生的学习直接产生影响[7]。人文地理网络课程结构分为四大模块,即课程模块、教学模块、互动模块和特色模块(见下表)。特色模块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的一大亮点。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建立起系列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导航、实践拓展训练和中外文献选读四大特色栏目。表“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体系结构市地理、南京江宁经济开发区、黄山与宝华山风景旅游区、模块栏目说明庐山区域地理等实习基地。同时,开设科技文献检索、规课程模块教学队伍、教学描述、主要介绍课程特点、课程建教学成果、教学评价、设成果及课程建设规划,体划制图、论文写作等实践性选修课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依托地理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规划现共性与规范开设了“虚拟实习”的特色栏目,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的教学模块教学大纲、电子教材、体现网络课程的建设规范,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但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件、课程录像、试卷是根据学科的发展以及教地理环境模拟实验室,增设了城市景观三维表现、数字小区三维表现、主要商业区三维表现、城市交通流三维表现与模拟等极具特色的实验项目。习题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与调整3.中外文献选读。人文地理学科历史悠久,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人文地理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互动模块特色模块在线自测、作业批改系体现网络课程的学习功能统、网上答疑与讨论系列教材建设、教学体现个性与特色资源导航、实践拓展训练、中外文献选读次的研究,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出版了众多的教材和专著。为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人文地理的理解,设立中外文献选读栏目,精选各种经典文献,包括国内外代表性教材、中外著作和词典以及国内外人文地理相关资源网站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结合对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1.教学资源导航。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就无法建构起理想的教学环境。网络教学资源是为学生提供大量学习材料和学习工具、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培养营造理想环境的基础。根据人文地理学课程特点,教学资源导航栏目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包括英汉对照人文地理词汇和国外人文地理学者两个子栏目,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国外人文地理发展和人文地理大师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经历。目前已有国外著名高校34位人文地理学者的简历及其相关网址,涉及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专业领域。第二部分为主体教学资源,包括专题地图、实景图、规划图和统计年鉴等子栏目。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语言,用地图说明问题往往比文字更有效。教学资源包括经济、聚落、文化、人口等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景观图片、专题地图等,所有图片均使用高分辨率图像;同时,为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规划工作的方法与技能,分类搜集整理了国内外众多具有代表意义的规划图件。另一方面,随着数学方法的引入,人文地理研究越来越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教学资源的统计数据库涵盖了中国经济、社会、城市、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权威统计年鉴,便于教师、学生及其他研究人员的查阅。第三部分为考研指导,主要是提供国内绝大多数人文地理学招生院校及网址信息,并提供部分院校历年人文地理考研资料。2.实践拓展训练。实践教学与训练在人文地理课程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已经建立了南京市城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也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新形势下,高校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知识的组织者,也应成为教学资源的建设者,共同促进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参考文献:[1]黄丽.从学习策略规律思考高校课程网络化建设[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77-79.[2]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3]贾雪梅,杨改学.网络课程建设与发展的若干趋向[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1):55-57.[4]曾海文.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4):137-138.[5]吴传钧.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4(Z2):4-5.[6]尹睿,谢幼如.网络课程建设与实施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17):40-43.[7]邹应贵,袁松鹤,蔡永.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整体结构设计与核心要素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7):67-73.[项目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改革课题重中之重项目“人文地理学的网络化建设”][责任编辑:余大品]51

<12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系统无法检测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议您在线安装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线安装


  本文关键词: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整体结构设计与核心要素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5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35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c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