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即“讲理”——兼论变异教学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Abstract]:The exploration history of teaching theory shows that all teaching reforms are committed to better "reasoning". " Reason is the existence of teaching, is a good and moral teaching method. "reasoning" refers not only to revealing the profound truth behind the symbols, to revealing the way in which human beings discover knowledge, but also to the way of "reasoning" in teaching with an equal and peaceful attitude. Teaching is to "reason" attitude and way of speaking "reason". Only by "reason", can we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bad phenomenon of memorizing by rote, and only by "reasoning" can we really help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meaningful connection with their knowledge and enable them to "manage things" by "managing".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in the atmosphere of science and humanism, reason and art, "simple" control "complex", "draw a lesson from the three", "Wen Yi" and "Wen Yi Zhi ten".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与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合作研究项目“变异教学理论的课堂实践研究”的成果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资助
【分类号】:G4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丛立新;;讲授法的合理与合法[J];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璐;;关于新课改理念及其实践适切性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单中惠;;福禄培尔游戏理论新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王庆波;;提高教师素质,顺应素质教育转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陆彩霞;;基于学生需要和兴趣的校本课程开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胡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学校德育观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王翠萍;;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立志;;企业培训体系建设[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立华;;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选择[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3 段会冬;;从农村城镇化看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我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李忠;;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目标定位及其发展走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6 刘传德;;夸美纽斯及其《母育学校》[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刘黎明;;试论斯宾塞的兴趣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苟亚春;;夸美纽斯“泛智”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徐嵘;;夸美纽斯和卢梭“适应自然”教育思想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要振生;;略论杜威的素质教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薄振杰;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曲盛男;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张福英;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及德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杨志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程焱;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泓砚;辽宁高职旅游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问题及成因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策三;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刘硕;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正确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周南照;;终身学习与教育的四大“支柱”[J];书摘;2003年11期
4 柏舟;言语理解过程中的记忆[J];现代外语;1989年03期
5 程广文;宋乃庆;;论数学课堂活动教学两面性[J];教育学报;2007年04期
6 谭虎;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与推进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3年Z1期
7 王策三;迫切的要求和长期任务:提高教育质量[J];江西教育科研;1999年03期
8 王策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01期
9 王策三;;一次很好的学习[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马云鹏 唐丽芳;[N];光明日报;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承霞;;活用教学方法 实现有效性教学[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年11期
2 韩燕;;政治理论课如何“讲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谈起[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09年02期
3 廖杰;;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S2期
4 杨广山;;关于高中英语备课[J];魅力中国;2009年26期
5 张恩明;;试谈体育教学如何备课[J];新课程(中);2011年03期
6 杨晓微;;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初探[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7年02期
7 王根顺;雍克勤;;从学生发展角度看高校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7年01期
8 张志刚;;数学教学要着眼于学生发展[J];教书育人;2008年16期
9 赵秀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J];成才之路;2009年14期
10 潘思妹;;初中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J];成功(教育);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辉;李林英;林子慧;;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2 邹洁;;改善文学选读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3 黄艳;孙国富;陈华婷;;桥梁结构分析软件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4 罗俊;易杨华;刘宝姝;张欣荣;李武宏;邱丽娟;杨峰;;医药类专业无机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研究[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09)[C];2009年
5 车遂光;;关于力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和改革[A];世纪之交的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6 马良文;;俄文翻译课程的教学方法试论大纲[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郑殊;马春利;;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的探讨和实践[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袁书杰;张鹏;;改革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蕊萍;;电机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姚惠兰;;新课程理念在《蛋白质》教学中的渗透[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占行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长乐小学;用课堂评价促学生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李静 实习生杨爱玲;突出民族特色 对学生发展负责[N];南宁日报;2009年
3 李珂;“学生发展性评价”内容与方法出台[N];福建日报;2004年
4 深圳市育才教育集团总校校长 曹衍清;建设适宜学生发展的评价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陈犁书 刘丹;上海大学“按兴趣”分寝室,引发质疑[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6 潘玉娇 沈红艳;如何诠释“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N];江苏教育报;2010年
7 何敏 夏星 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校长 丁建庆;为学生发展开拓广阔空间[N];重庆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赵小雅;评价:着眼于学生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江苏省盐城市第二小学 成向锋;构建新型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记者柳艳芳 通讯员邵春琦 赵博;深化评价研究创新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发展[N];天津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春枝;中国近代教学方法史论[D];河北大学;2008年
2 邵士权;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高天明;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阎亚军;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继兵;大学文化与学生发展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赵瑞情;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马超;20世纪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勇鹏;应得与公平[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立君;概念图在促进认知和评估知识结构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骞;数学教学耦动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学华;关注全体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曹秀华;自主学习模式的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马军;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韩莉;初中英语形成性评价与学习效果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爽;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郭雁;在中学作文教学中促进学生自我话语的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霞;信息技术对学生发展的负面影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磊;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马春辉;运用教育评价改进中学生物教学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葛峰瑞;生活化教学在《经济常识》课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167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416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