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教师的个性化专业发展方式
[Abstract]:Individualiz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based on providing each teacher with suitabl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de and concept, based on individualized teacher education, thinking and practice from "demand-oriented", in a way suitable for teacher's ow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guide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eachers' diversifi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explore a new way of "light burden, high quality, sustainabl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personalized professional guidance, Help each teacher to construct and realize the role transition from "practitioner-action researcher-professional leader".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个性化教育的未来基础教育发展方式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8801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淮北矿务局通联组;朔里矿解决教师后顾之忧[J];安徽教育;1988年05期
2 ;未来的教师[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3 周晓逸;使家长乐意与教师合作[J];幼儿教育;1988年07期
4 姚正平;带班琐事,大有学问[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8年02期
5 楼映红;如何看待把孩子“钉”在板凳上[J];幼儿教育;1990年Z1期
6 崔红;我带教师早锻炼[J];幼儿教育;1992年01期
7 李鹏飞;对教师“下海”的反思[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5年01期
8 季阿娜·鲍戈达诺娃 ,陈庆瑞;怎样才算是一名好教师——欧美一些国家学生和教师心目中的好教师[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6年01期
9 薛志成;部分教师“扒分”现象扫描[J];价格与市场;1997年12期
10 刘杭玲;对“托管生”现象的分析与研究[J];河南教育;199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秀荣;;谈教师对学生的爱[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2 张喜凤;赵红兵;郭海英;;培养“实用型”人才,教师是关键[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3 张桂玲;;教师在远程开放教学过程中的作用[A];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赵鸣九;;大学青年教师16种个性因素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王玲琴;;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光明的未来[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6 赵邦英;马士存;;谈教师的伦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姚华芳;;让校园成为教师生命成长的乐园[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8 卞玉潮;;维护学生的尊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9 李刚;;浅淡中学化学教师的能力[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10 卢毅勤;;教师在心理活动课中的定位[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常亚慧;沉默的力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利;学校课程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郑秋贤;“冲破坚冰”——三位浸入式教师成长的故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时春;静悄悄的革命:教师对课程的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季祥国;浅论对教师合法权益的保护[D];苏州大学;2004年
3 樊华;教师对口语课堂参与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浩;关于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秋颖;教师成为研究者:现实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朱赛红;教师与家长互动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吴璜;在研究中认识新的自我——关于“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孙茂泉;评教师“价值中立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焦丽敏;论教师的情绪管理[D];湖南大学;2008年
10 姜淑颖;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18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418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