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可为、难为与何为
[Abstract]:Life education has shown many positive things to do in promoting teenagers' cognition of life, expanding survival skills, revering life and promoting life value, but the boundary of life education itself and "internal limit", the coming of risk society, etc. The regulation of instrumental education idea and practice, the weakness of life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etc., life education can not be difficult to do. To promote the fairness and justice of society and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of teenagers to deal with risk society,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life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life educa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omote life education and to show its maximum tension.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规划基金项目“大学生生命教育网络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YJA880143) 2012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风险社会视野下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研究”(项目编号:L12DSH020) 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一般项目“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项目编号:JG12DB063)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高清海;“人”的双重生命观:种生命与类生命[J];江海学刊;2001年01期
2 楚江亭;;风险社会视野中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省思[J];人文杂志;2010年01期
3 陆树程;朱晨静;;敬畏生命与生命价值观[J];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4 冯建军;;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与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石春梅;朱平;;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中的价值观危机及其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吴贵春;;关于对人的生命教育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轩玉荣;;人与自然的“历时态”关系:从自然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到生态共同体[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张伯兴;;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辩证法例谈[J];爱满天下;2006年04期
6 韩步江;;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作用机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朱忠祥;童政权;李有林;;多元智能理论对培养大学生自信心的启示[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郝潞霞;韩建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性的三维审视[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盖晓红;;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8期
10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姜根龙;;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崔玉婷;;梁漱溟、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尤敬党;张凤鸣;;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研究论纲[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4 薛勇民;王凤华;;生命哲学视野下的终身教育价值观[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梁艳;;做一个读书的教书人——论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震;寻找属人的希望[D];吉林大学;2011年
5 蒋馨岚;传统与超越: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向帮华;符号哲学视野中土家族敬祖习俗育人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飞;试论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辛娜;培养语文学习习惯,,发展成就学生未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白春屹;中学语文教师角色现代转型思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赖丽君;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现状及其自我建构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涂菁菁;论我国成人公民教育[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肖瑞兰;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敏;职高单招班语文课前预习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张煜;高中思想政治课与中学生人格教育[D];苏州大学;2010年
9 罗云;舍勒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蒋宁;论高中历史教学中民主意识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美荣;杜君;王晓一;;大学生与同龄社会青年抑郁情绪的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5期
2 冯建军;;生命教育与生命统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22期
3 房东波;;美国大学生的自杀现象及其防范措施[J];世界教育信息;2006年08期
4 邱仁宗;生命伦理学:一门新学科[J];求是;2004年03期
5 上官子木;中国人自杀现象的本土特点[J];社会学研究;1995年02期
6 赫剑梅;;风险社会与和谐校园:大学生社会安全感的量化分析——一项关于兰州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年02期
7 刘连龙;胡明利;;大学生的自杀观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朱葆伟;关于哲学的问题研究[J];现代哲学;2003年01期
9 陆树程;科技发展与当代环境科技观[J];哲学研究;2002年06期
10 陆树程;克隆技术的发展与现代生命伦理——兼与姚大志先生商榷[J];哲学研究;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琦;;在欣赏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24期
2 伍红燕;;论生命教育的时效性[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10期
3 任春茂;;儿童生命教育的实施[J];文学教育(下);2010年02期
4 王文伦;;生命教育的功能定位与实施形态[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06期
5 沈颖;;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基础教育参考;2010年10期
6 张荣兴;;生命教育:一个亟待重视的课题[J];教师博览;2002年11期
7 高锦泉;青少年生命教育基本理念探讨[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邱伟光;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兼析非典的德育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06期
9 文雪;生命教育论[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高锦泉;生命教育传统资源初探[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家荣;;重视心理层面的生命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2 游海疆;;生命教育:后现代话语与能量场构建[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6年
3 陶新华;周丽芳;;以预防为重点开展高校危机干预工作的思考[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淑玉;;生态道德教育:21世纪青少年德育的新课题[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5 黄辛隐;;内观法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姚月红;;大学生生命意识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探讨[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7 余森;;“中国式”民办教育如何步入健康发展快车道[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8 邹宇华;楚慧珠;刘茂玲;夏云;;死亡教育概论[A];第八届粤港澳台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胡悦;;“人生计划”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10 刘郁;;校园安全问题的多维视角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严阳;“生命教育”不应仅限于“性健康”[N];工人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鲜晓荻;让孩子的生命更有质量[N];贵阳日报;2005年
3 陈瑜;生命教育:按摩心灵的手[N];解放日报;2003年
4 田丹、梁彬;我省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N];沈阳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毛传来 本报通讯员 沈健龙;专家呼唤校园“生命教育”[N];浙江日报;2004年
6 晓 路;生命教育刻不容缓[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7 郭锦增 蒋亚静;生命教育不能再“缺席”[N];保定日报;2007年
8 钮则诚;从生命的学问中落实生命教育[N];人民政协报;2006年
9 袁卫星;关注孩子们的生命焦虑[N];人民政协报;2007年
10 记者 周玮、李舒;给孩子们补生命教育课[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郑和;追寻生命的教学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丁林兴;“营造书香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李高峰;生命与死亡的双重变奏:国际视野下的生命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云红;生命与焦虑[D];河南大学;2003年
2 王媛;生命教育理念探[D];河南大学;2002年
3 张美云;生命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娜;生命教育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孙晓庆;先秦道家人生观对当代生命教育的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卞立慧;生命教育视角下的教师素质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7 黄建春;论生命教育的背景及实施[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四光;心理健康视野下大学生死亡态度及生命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南志涛;台湾生命教育探究[D];河南大学;2007年
10 徐生梅;关怀教师生命:生命教育的深度观照[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69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469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