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认同与当今学校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构建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the crisis of identi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and its core performance is the dilemma of value identity. The dilemma of value identity has become an unavoidable challenge in the educ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schools. In fact, value ident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former provides an important conceptual basis and emotional catalyst for the latter. Therefore, today's educ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value identity. This will not only help to alleviate the challenge of value identity dilemma, promote students to actively internaliz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reate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dentity, but also deepen the educ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to the value education arou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青年专项基金项目“基于价值认同的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研究”(课题批准号EIA110388)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薛晓阳;;文化认同:道德教育的道德责任[J];中国德育;2007年12期
2 杨小微;教学中的价值引导与价值商谈[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10期
3 胡敏中;论全球化进程中民族价值观的认同与冲突[J];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4 曹卫东;;从“认同”到“承认”[J];人文杂志;2008年01期
5 况志华;叶浩生;;西方学界关于责任起源的三种构想及其比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04期
6 石中英;;价值教育的时代使命[J];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01期
7 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200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行芳;;应该赋予媒介充分的自由裁量权[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刘仁三;;试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郭鸣宇;学习动机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郭慧峰;;对农民工权益救护的立法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6 赵必华;建立教育目的导引机制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赵庆年;关于对构建高职院校学生主体德育模式的思考[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许玉兰;;基础护理学教学实习中护生的心理诱导[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张静;网络心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领域[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韩步江;;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作用机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伟;;以涂尔干集体意识的观点浅析当前社会秩序的维持[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于景辉;;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整合机制创新[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刘旭;;社会稳定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讨[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贾玉娇;;社会建设:双向运动中的中国利益格局重建[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蒋美华;李瑾瑾;;女性宗教认同研究——以郑州市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岳天明;郝世亮;;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研究及其意义——以新疆游牧少数民族妇女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陈华;;集体认同的变迁与重构——社会管理创新的组织基础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扬金;;交汇口处的权力异化与矫正——城市化进程中过渡型社区区务人员腐败透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吴琳;;网络政治学视域下虚拟社会管理实践机制探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志松;清“冒破物料”律与工程管理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少波;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潘娟;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谢维杰;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路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陈鹤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周嘉楠;职业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舜;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认同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赵俊杰;论我国死刑废除中的民意引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与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卢春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义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崔芳;孤独症儿童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甘阳;华人大学理念九十年[J];读书;2003年09期
2 张西平;传教士汉学的重要著作[J];读书;2004年11期
3 阎光;新保守主义与美国大学自由教育的危机[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4 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年07期
5 叶澜;试析中国当代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J];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6 何夏寿;作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3年05期
7 张汝伦;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J];哲学研究;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辛;德育:价值教育还是价值观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2 石中英;;价值教育的时代使命[J];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01期
3 ;英国的价值教育管窥[J];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16期
4 魏宏聚;金保华;;价值教育——一个命题的诠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10期
5 ;教育的七条箴言[J];广西教育;2009年07期
6 陈晏辉,侯怨水;关于青少年价值教育的若干思考[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魏宏聚;;论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年05期
8 邱琳;;还教育以价值本性——论教育之现代性的消解[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1期
9 孙二军;;班集体建设中的价值教育及其影响[J];教学与管理;2010年21期
10 徐蕾;;课程与教学中的价值教育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郑金香;安蓉;张丽芳;张瑞;;青少年生活价值体系与其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丁兴坤;;教研写作的价值取向对教师写作实绩的影响[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中国大陆学校德育改革的历史性转型[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殿卿 ;传统美德教育之我见[N];人民日报;2005年
2 王放;教呼唤实践家育[N];长春日报;2010年
3 本版编辑 陶西平 苏令 ;培育学校良好的教育生态[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黄云刚;教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5 全国政协委员 香港骏豪集团主席 朱树豪;提倡文化可持续发展观 启动传统文化教育工程[N];人民政协报;2006年
6 记者 姜澎;教育课程满意度不足四成[N];文汇报;2006年
7 罗崇敏 云南省教育厅;发展现代教育 推进教育现代化[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靳晓燕;是激励,更是动力[N];光明日报;2010年
9 夏志琼;理财教育要走进校园[N];人民政协报;2000年
10 潘清 龚航;专家呼吁:理财教育应从青少年抓起[N];人民政协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邱琳;英国学校价值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王俭;基于价值尊重与价值认同的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亚林;价值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庄绍文;义务工作的教育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向华;克里夫·贝克价值教育理论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宁雯;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价值结构分析[D];复旦大学;2012年
3 祁丽华;试论《孟子》人文精神及其教育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孙晓庆;先秦道家人生观对当代生命教育的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朱涛;教育凝聚力提升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6 潘光臣;当代青年学生社会主导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钱忠华;多元文化背景下班主任的价值引领与青少年的自主生成[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杜旭林;教师学习团体的功效与机制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周波;新课改背景下教学价值冲突与调适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郭晓艳;教育叙事文本的分析与解读[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22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22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