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英国国家课程的发展机制

发布时间:2019-08-01 20:52
【摘要】:新世纪以来英国国家课程改革中表现出利益团体需求评估机制、国际基准的课程政策制定以及课程专家审议制度等国家课程发展的一些新特点,并形成了具有英国特色的课程目标系统、课程结构、评价机制及课程价值取向等。
[Abstract]:Since the new century, the British national curriculum reform has shown som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ch as interest group demand assessment mechanism, international benchmark curriculum policy formulation and curriculum expert review system, and has formed a curriculum goal system, curriculum structure,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curriculum value orientation with British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分类号】:G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璐;;英国国家课程对教师专业自治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2 王青汉;;英国基础教育改革值得借鉴的几个特点[J];基础教育;2009年09期

3 傅树京;;英国教师资格标准的演变及其价值取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4 潘孔婷;英国、意大利教育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特点——教育部行政管理考察团赴英、意两国考察电子政务建设情况一得[J];教育信息化;2003年01期

5 ;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增加职能调整两位部长的分工[J];世界教育信息;2004年Z1期

6 葛明萌;吕建萍;;浅析英国1870年《初等教育法》[J];文教资料;2007年33期

7 李玲;;英国新任教师入职教育研究及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1期

8 蒋红霞;;分组讨论和个人陈述——英伦教育一瞥[J];学校管理;2004年06期

9 李国庆;自由教育思想影响下的英国教育实践及其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李远本;;16、17世纪英国教育的双轨模式[J];教学研究;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行音;;对教育质量的国家控制——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与评价的历史与现状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2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李文奎;;英国教育家的科学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荣艳红;;“按成绩拨款”:1862年英国教育修正法案及其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顾建忠;仲建毅;;《小学生“成功心理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A];全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C];2004年

6 秦行音;;英国工党教育政策的简要历史变化及新工党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刘赤;;关于优化课程的思考——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8 陈洁;;泰勒原理与“校本课程”的建构[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单中惠;;纽曼与《大学的理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罗桂生;;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校长素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单小书;刘诗会见英国教育界人士[N];抚顺日报;2008年

2 田华;英国学校怎样培养学生素质[N];光明日报;2005年

3 李茂林邋编译;英国教育喜忧参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施晓慧;英国教育 强调启发兴趣[N];人民日报;2004年

5 曾家顺;成都市青白江区政协支招 建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N];四川政协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何开红;关注学生心理感受 注重学生个性培养[N];广元日报;2008年

7 ;英国:特定情况下教师可“体罚”学生[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记者 汤南 通讯员 林晓 赵圆圆;洋校长首次挂职广州小学[N];信息时报;2003年

9 高由;进一步增强教育强区的新优势[N];深圳商报;2004年

10 刘俊明;环保·节约[N];贵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静;英国教师在职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赵明玉;现代化进程中的英国公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吴明海;继承与创新[D];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

4 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7年

5 张相学;学校如何管理课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海银;学校课程管理运作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淑岩;以校本课程建构透视牧区教育的自由与多元[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房林玉;作为场域存在的学校课程规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志超;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运作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张振改;教育政策的限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颖;英国“国家课程”政策研究(1976-1988)[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江琳;英国实施国家课程的再评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琳;“规定性”与“灵活性”的较量[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金娟;学校层面的国家课程实施规划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5 谭扬帆;近二十年英国教育研究的特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赵华;教育集团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江琳琳;英国数学教育注重应用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马丽娟;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教育督导制度的改革与借鉴[D];河北大学;2004年

9 黄爱萍;论学校课程管理及其运行[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徐美娟;英国教师专业标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21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21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2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