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戴着镣铐,何以能舞——《反思与澄清:也谈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3 09:26
【摘要】:《周文》在"主导—主体"说的范畴内强调学生的生成权,最终使学生不可能摆脱任人摆布的"棋子"地位;在"双基"概念下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实际上只是把情感体验作为服务于确定知识学习的手段;在"工艺学"模式下强调教学效果,致使课堂教学忽视了教学方法的伦理性、教学目的的正当性、教学效果的长期性;在"传递—控制"理论范围内强调生成,结果将生成性教学异化为控制学生的普遍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分类号】:G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文辉;;让生成性教学迈入纵深——基于“伪生成”和“乱生成”的批判[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8期

2 朱文辉;;有效教学:实然诊断与应然追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5期

3 钟启泉;刘徽;;教学机智新论——兼谈课堂教学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4 郭思乐;;静待花开的智慧:教育是效果之道还是结果之道——关于有效教学的讨论[J];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5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6 石 鸥,侯静敏;在过程中体验——从新课程改革关注情感体验价值谈起[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8期

7 高慎英;“有效教学”的理想[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8期

8 郭丰宁;;应区别方法和方法论[J];教学与研究;1986年04期

9 李雁冰;程良宏;;生成性教学:教学哲学的分析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08期

10 黄甫全;;师生主体、知识价值与整体方法——文化教学认识论纲[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2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久奎;胡剑;;试述后现代知识观视野下的新课程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韩云洁;张海峰;;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课程观及其启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谭可;;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管理效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4 倪荫林;关于概念与其对象及定义的新见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张传开;古希腊哲学范畴发展的历史和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温纯如;;黑格尔“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思想与列宁的评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王成华;批判:哲学史的透视[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王正明;践行道德策略性知识的意义及教学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毛豪明;韩传信;;西方情感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影响论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攀峰;;论审美教育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2 杨春鼎;;形象思维研究与新的科技革命和教育革命——纪念钱学森倡导思维科学研究三十年[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3 杨春鼎;;形象思维研究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意义[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4 丁润生;;阴阳对待和合是华夏辩证思维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兼谈对立统一规律无助于建构和谐社会[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5 费珊珊;;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我国低碳经济政策研究[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杨清荣;;制度伦理与中国实际[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盛作国;;走向科学与人文统一的逻辑学[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晶晶;;择校:促进还是抑制教育公平?[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赵军;;西方教育哲学是如何讲述的——历史的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陈泉生;郑艺群;;论科学发展观与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霞;中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8 黄慧娟;鲁道夫·斯坦纳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蓉;论库恩科学哲学的社会学转向[D];武汉大学;2010年

10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尚欢欢;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代价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齐娜;语文教学中哲学素养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魏小换;毛泽东实践观释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影;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地理课堂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文玉;高中地理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慧;大连市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哲;与生命相遇[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朱逢春;行政价值观与行政发展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陈薪;论彭漪涟教授对辩证逻辑理论的新探索[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策三;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06期

2 王啸;;教育人学内涵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张建鲲,张广君;论走向生成性的教学——从教学实体论到教学关系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4 张广君;;论教学功能的当代取向——兼论当代中国教学文化的应然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5 刘旭东;;从知识的教育学到实践的教育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6 高凌飚;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初探[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王啸;试析教育学的决定论立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许杰;论我国现行教育价值取向与学生的学习负担[J];教育科学;2003年01期

9 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教育评论;2006年06期

10 张广君;教学存在的发生学考察:一个新的视角[J];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巧娟;;对生成性教学的几点思考——以中学物理教学为例[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2 张春凤;;论生成性教学中的“生命”与“美”[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3 王俊;龚国胜;;实践中的预设性教学与生成性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8年32期

4 陈丽霞;黄卓顺;;多媒体生成性教学的误区及设计原则[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12期

5 孙小利;冀杰;;论预设性教学中的教师教学智慧[J];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14期

6 朱文辉;;有效教学的生成性解析[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年10期

7 刘忠伟;樊万奎;;论生成性教学的生活价值追求[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0年11期

8 李兴昌;;对生成性教学的几点体会[J];教育革新;2010年04期

9 温守轰;朱红卫;全宏瑞;;高校多媒体教学的生成性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年17期

10 张俊列;;生成性教学的兴起、失范与规范[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莹;生成性教学中教师角色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敏;生成性教学改革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忠伟;基于生活世界理念的生成性教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春杰;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生成性教学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姗姗;论教育的生成性[D];山西大学;2012年

6 孙建美;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7 马秀春;生成性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郑艺红;论生成性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玉昕;生成性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程良宏;生成性教学:从教学方法到教学哲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520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520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b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