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普尔批判教育研究视域中的教师角色分析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09YJC880062)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011C039) 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A11005S)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俊贤;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心理冲突的现状与调整[J];教育科研通讯;1997年02期
2 郭丽君,吴庆华;教育信息化与教师角色的转换[J];教育评论;2001年02期
3 陈淑清;谈中学生心理发展需要与教师角色的转换[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版);2001年06期
4 任佳;;美国教师角色的历史变革[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年06期
5 黄雅丽;终身学习社会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邵焕荣;21世纪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张卫东;我国教师角色现状与教师教育改革[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8 傅显捷,袁刚;教育社会学断想——教师角色理论探析[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何吉庆;略论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陈庆华;网络时代教师角色内涵的新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开荣;杨杰;付羽;;试论传统教育向远程教育转变的几个问题——教师角色、教育模式、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变[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李云;;网络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3 张应国;;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及几点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廷萍;周翔;;论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5 张平;;对学校心理咨询教师角色的思考[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况琳;;浅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换[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7 白昊;;社会变迁中的教师角色透视[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任盈畅;;孔子的教师角色思想新探[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毕玉海;;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10 杨静萍;;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学习理论的学习[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邹淑华;浅谈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角色的转变[N];莱芜日报;2009年
2 海口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康乔;民办校教师角色的转换[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毕翠霞 邹宗保;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N];淄博日报;2008年
4 陕西省绥德中学 薛振和;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N];学知报;2010年
5 潘涌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全球境”意蕴:对教师角色的发展性重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卓玛;试论现代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要求[N];西藏日报;2001年
7 山东邹平第一中学 郭凤广;网络环境下的教师角色新论[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8 伊通营城子镇中心校 苏海燕;主持人·配角·观众[N];四平日报;2006年
9 扬州市邗江区红桥高级中学 樊有为;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10 杨启光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师角色变革决定创新人才涌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查冲平;协同学习系统的协调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高丹丹;基于LPSS的教师专业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牛海彬;批判与重构—教育场域的教师话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家黎;教师信念的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沈t,
本文编号:2551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51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