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同伴尊重的发展及社交领导性的影响:三年追踪
【作者单位】: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Counseling Educational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11&ZD15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08JAXLX007)的资助
【分类号】:B8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马利文,陈会昌;尊重的心理学本质与内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8期
2 辛自强,孙汉银,刘丙元,池丽萍;青少年社会行为对同伴关系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4期
3 张春妹;邹泓;侯珂;;小学儿童尊重行为与人格、班级环境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4 王蕾;小学儿童向社会行为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04期
5 邹泓;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2期
6 张春妹,周宗奎,Yeh Hsueh;小学儿童的尊重观念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7 周宗奎;张春妹;Yeh H sueh;;小学儿童的尊重观念与同伴关系[J];心理学报;2006年02期
8 赵冬梅;周宗奎;孙晓军;Yeh Hsueh;Robert Cohen;;小学儿童互选友谊的发展趋势及攻击行为的影响:3年追踪研究[J];心理学报;2008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万晶晶;初中生友谊发展及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赵闯;中学生尊重观念的发展及与友谊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莉;推己及人与角色扮演——道德意识的个体发生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王永德;汉语语法习得异同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 张路红;在游戏中成长——试论居住区儿童游戏环境设计[J];安徽建筑;2005年04期
4 罗小华;;内容图式在口译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徐金玉;;试论相似论与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6 管勇;马丽;;文学意象的接受心理探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7 孙娟;;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8 杨光艳;张哲华;;同伴接纳、友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探微[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9 陈华;;高校德育中的讨论法教学探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李联社;试论影响图书分类认知的因素及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夏雪;;家庭及教师特征与小学生数学成绩的关系——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经验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董务刚;;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建明;朱亚宗;;爱因斯坦与皮亚杰认识论思想之比较[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4 赵汝梅;;“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对新课程改革下有效教学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5 赵士辉;;食品行业道德的功能及其与食品安全法的关系[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6 刘雪莲;;浅谈农村幼儿自信心的培养[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璐;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及其生态学诠释[D];吉林大学;2011年
7 简福平;不同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缺失信息的加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张昆;渗透数学观念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郭瑜洁;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10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年晶;儿童忽视与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性的关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敏;小学生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发军;农村学业不良初中生学业成败归因现状及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红;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云;构建《哈利·波特》第二世界的细节描写艺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金建军;合作学习在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实训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10年
7 孙政庭;高中学校开展自主性学生活动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伟;初中生网络交往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婷;新疆某医学院校本科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10 路晨菲;当代中国高校爱情教育内容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泓,周晖,周燕;中学生友谊、友谊质量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马艳;实施“尊重”教育 叩响“特色”之门[J];北京教育;1999年01期
3 崔广孝;“尊重”教育──德育的一个新思路[J];北京教育;1996年04期
4 陈国柱,舒伟建;论社会变革与青少年道德观念的形成[J];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05期
5 骆一,戴冰,张惠;关于宽恕的人格因素的初步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周晖,钮丽丽,邹泓;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1期
7 王美芳,张文新;中小学中欺负者、受欺负者与欺负-受欺负者的同伴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2期
8 方晓义,郑宇,林丹华;友伴关系与中学生的吸烟行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2期
9 李文道,邹泓,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3期
10 ;青少年同伴关系网络结构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冬梅;童年中后期同伴交往的发展与心理适应:3年追踪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万晶晶;初中生友谊发展及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谭雪晴;童年中期关系攻击行为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519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51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