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技术视域下教育信息资源传播创新模式探微
【图文】:
数据库、教育资源中心、分布式教育资源网以及新的开放式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模式、个性化资源服务体系[6]。教育信息资源传播系统是由传播者(教师)、受传者(学生)、教育信息和教育媒体4个要素构成的,这4个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育信息资源传播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教育环境对教育信息资源传播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7]。此外,要使教育信息资源传播活动能顺利有效地进行,还必须对教育信息资源传播的效果进行考察,也就是说,还需要一个重要的反馈环节,由此构建出教育信息资源传播基本模式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图1教育信息资源传播基本模式图—52—2013年1月第33卷第1期Web2·0技术视域下教育信息资源传播创新模式探微Jan·,2013Vol·33No·1
因为环境对传播系统的各个要素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二因为Web2·0环境融合了理念、技术和应用,是一个威力强大的综合体[8]。由于在Web2·0技术下教育信息和教育媒体的界限渐近模糊,因此我们把它放到一个平等的位置。由于Web2·0的思想精髓在于强调开放获取,倡导一种平等关系,并且难以确认传者和受者的单一身份,因此教育信息资源传播过程的另外两大要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交互和反馈是双向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同时兼有传者和受者的双重身份,并且神奇之处在于这种身份的转换在Web2·0环境下自然、流畅,并且可在瞬间完成。图2Web2·0技术视域下教育信息资源传播创新模式由图2可知,Web2·0技术下的学习工具如Blog,Wiki等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沟通建立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9]。教师将学习要求、学习任务等发布到Blog,Wi-ki平台上,就构成了一个网络上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园地。Blog,Wiki的开放性特点,使得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社会之间都变成一个自由的沟通社区,学生可以围绕教师发布的主题进行活动,还可以把学习中经验或困惑发布出来与教师以及其他学生分享,而教师则可以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导学生之间协作学习,并及时鼓励帮助学生。与传统教学相比,Web2·0环境扫除了师生之间的交流障碍,扩大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及促进教学相长提供了基础和保障[10]。4结语在Web2·0技术出现之前,由于受网络技术单向、只读、不易交互等弱点的限制,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网上互动与交流活动比较少,重要的信息资源更多为组织或少部分人员所占有,网络学习的愿景实现也受到很大的限制。而Web2·0技术下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信息提供者和获取者、服务的提供者和使用者,因此Web2·0技术下的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范坤;王学东;;基础教育信息资源配置体系研究[J];情报科学;2012年01期
2 朱水莲;刘春年;;教育信息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比较与关键问题分析[J];现代情报;2011年11期
3 贾春燕,杨晓宏;甘肃省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四清,刘东生;论现代化教学环境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代文锋;;甘肃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办公自动化;2011年04期
3 牟洁;王世伦;;Web教学网页的视觉牵引初探[J];兵工自动化;2010年01期
4 刘云波;;左手内容,右手服务——中小型教育类电子音像出版社数字化之路[J];编辑学刊;2011年04期
5 宋克;郭晓琳;王玉琦;;教育技术在教学培训中的应用[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6 霍国均;;素质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7 李转玲;;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在化学教育中的应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1期
8 李微;;《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堂教学新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9 李曼;试析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王宇飞;信息技术教育对传统教学模式和师生关系的影响[J];成人教育;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殷杰;;新时代造化科普创作新机遇——现代化传播模式召唤科普创作新境界[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2 焦建英;任剑锋;;欧美媒体教育历史考察:理论模式述评[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红梅;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图像记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林齐;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构成及交往实践教育模式的实现[D];上海大学;2011年
3 周泉兴;我军院校初级指挥军官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徐永赞;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俞树煜;西部地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良初;课堂传播效果:研究的维度与理论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建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谭宗泽;行政诉讼结构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张学领;篮球教学系统设计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林;社会互动视角下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传播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任爽;多媒体环境下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颖;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才文;混合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亚娟;小学教学中博客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松;基于视频点播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络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韩瑞雪;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需求差异分析及建设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昌辉;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宇刚;中小学教学视频案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晓丹;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承烨;;基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型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王兰尊,纪永毅,党建宁;西部地区财经类高等院校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调查报告[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3 蔡小磊;关于在甘肃省贫困地区小学教育中推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4 吴永红;学校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5 王颖春;;我国近三年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研究综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年05期
6 王学东,贾晋;数字校园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研究[J];情报科学;2005年01期
7 马费成,王晓光;信息经济学(十) 第十讲 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效率[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年04期
8 索传军;王涛;付光宇;;国内外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研究综述[J];图书馆杂志;2008年07期
9 索传军;;试论信息生命周期的概念及研究内容[J];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13期
10 贾春燕,杨晓宏;甘肃省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燕昌;教育传播学[J];中国远程教育;1993年10期
2 王天蓉;柳栋;;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信息资源[J];教育科学论坛;2001年01期
3 张莉华;郑鑫;;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探讨[J];科技资讯;2006年16期
4 李卢一;郑燕林;;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中应该避免的三个误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07期
5 周媛;吴文春;;学习者心理认知与网络教育信息资源设计[J];中小学电教;2008年03期
6 贾靖林;林文婷;熊才平;黄伟琳;;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文化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7期
7 李康;;课程理论与教育信息资源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7期
8 王兰尊,纪永毅,党建宁;西部地区财经类高等院校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调查报告[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9 郭治虎;杨晓宏;;甘肃省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分析[J];软件导刊;2005年05期
10 谢幼如;;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应用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介平;;教育信息资源与教师素养的和谐发展 课题《教师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专项研究》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2 许国彬;黄秀娟;黄红清;阎茹;;视异常为正常,变障碍为特长,化危机为转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3 李学迅;何复伦;郭华;刘迎春;;云南省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建设初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润清;;共建、共享,打造规范、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库——谈区域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5 王林;;以感恩为例谈我校构建德育创新模式的实践与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6 段宝霞;;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投资问题探讨[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程东元;刘雍潜;;AECT新定义的特色与启示[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8 梁剑光;;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9 杨坤;王伟伟;;将责任感“培植”学生心田——探索德育创新模式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10 尹冬冬;;浅析我国新时期的教材建设工作[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祁英杰;构建音乐课创新模式之我见[N];廊坊日报;2005年
2 记者 汪克霞 通讯员 刘红亮;我州远程教育传播十七大精神[N];克孜勒苏报;2007年
3 黄智军;教育资源共享难在何处[N];计算机世界;2006年
4 记者 滑翔;优质课例优秀教案可网上共享[N];深圳特区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马璇 李玫;尽最大努力保证群众教育需求[N];深圳特区报;2006年
6 酒泉市东关一校 武会香;谈现代化教育手段运用[N];甘肃日报;2010年
7 记者 刘娜;尽快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N];渭南日报;2010年
8 ;回归理性 深层应用[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9 记者 罗霞 李沙青;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教育交流与合作会举行[N];云南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罗霞 李沙青;泛珠三角:教育合作大有可为[N];云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沈岚霞;20世纪上半叶美国对华教育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立新;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3 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金凤;中小学网校发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2 黄陈冲;校企联盟:我国产学合作组织的创新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胡敏;村镇教育信息资源组织策略及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房晓瑞;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爱芝;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区域共建共享模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X;基于企业架构的江西教育信息资源整合平台的构建[D];南昌大学;2011年
7 贾丽莉;基于教育生态学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峗;视觉文化对教育传播若干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红卓;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深化研讨:基础教育公共信息资源群建众享模式构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玮;以学生为中心的和谐合作型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79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79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