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德育价值重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06:00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德育价值重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足迹寻思,最能体现她六十多年发展历程的一个词汇就是“社会转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各层面的转型开始纵横向深入发展,整个社会大方向的转型势必引起价值观念的冲突与碰撞。几千年来在传统社会中孕育的稳定的道德坐标在碰撞中开始失衡、消失甚至是逆转。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生活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变化,价值观念的许多特点在此时都被放大,并且表现出平时无从表现的新特点。于是,当道德遇上转型,我们的反思和破除越来越多,探索和讨论也越来越多,纠结和焦灼却并不减少。 德育是一个与人类社会相生相伴的话题,德育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意义,人们无法否认德育的价值。而当前德育价值正面临重构重任。传统的德育价值体系经由社会转型冲破了原来框架,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西方思想观念进入体系以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使德育价值坐标系开始动荡并愈加复杂。因这个缘故,我们把社会转型作为考察德育价值观念的社会视野和历史背景。当多元价值同时呈现时必然面临着价值选择的问题,德育主体不仅参与德育价值的选择和创造,同时也置身于德育价值的冲突之中。现代社会多元化的背景下,德育教学的主体不是在价值选择上发生了冲突就是在价值冲突中丧失了选择的能力。①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有着道德伦理情结的国家,对道德教化的功能特别看重,所以在社会转型和价值冲突中重新阐释德育的价值取向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何在社会转型期下超越原有的德育价值体系更是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之一。 本研究直面社会转型中的德育领域,通过对转型社会下的德育价值研究,一定程度上推动顺应社会发展的德育价值体系建构,使德育朝着和谐、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研究按照德育价值的内涵阐述及其历史梳理、德育价值的当代现状和问题分析、德育价值的重构路径探索这种逻辑思路展开,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主要概念、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梳理现有关于德育价值的研究,并作简要评议,总结文章的创新之处,指出不足之处,为后面全文做铺垫。 第二部分:从价值对个体和生活存在的意义入手,引出价值是德育的核心网结点,探讨德育价值的生成维度和研究域,并对德育价值从封建社会至今的主体取向作了历史梳理。 第三部分:以社会转型为时代背景,叙述德育价值转向的生活根基,从经济、价值观念等方面着手分析其对德育价值的影响。对社会转型和德育价值两者的关系作了描述分析。 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之上,把握社会转型下德育价值的几个常见问题,并进行纵向深入研究和探讨。 第五部分:提出德育价值面临重构重任,并从多维度对德育价值体系的构建作了探索,提出德育价值实现重构的路径选择,从价值观转换、环境优化等多方面着眼,重在社会实践。
【关键词】:德育 社会转型期 德育价值 重构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10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10
- 1.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1.2.1 理论意义10-11
- 1.2.2 实践意义11
- 1.3 相关概念界定11-13
- 1.3.1 社会转型11-12
- 1.3.2 价值12
- 1.3.3 德育12
- 1.3.4 德育价值12-13
- 1.4 研究述评13-18
- 1.4.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13-16
- 1.4.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16-17
- 1.4.3 国内外研究简评17-18
- 1.5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18-19
- 1.5.1 研究思路18-19
- 1.5.2 研究方法19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19-20
- 1.6.1 研究创新19-20
- 1.6.2 不足之处20
- 2. 对德育价值的全面审视20-32
- 2.1 价值是意义世界的圭臬21-23
- 2.1.1 价值是个体生存的依托21-22
- 2.1.2 价值是人类道德生活的核心所在22
- 2.1.3 价值是德育实践活动的中心网结22-23
- 2.2 德育价值的本质论说23-26
- 2.3 德育价值的生成维度及其研究域探讨26-27
- 2.3.1 德育价值的生成维度26-27
- 2.3.2 德育价值的研究域27
- 2.4 德育价值的历史嬗变27-32
- 2.4.1 传统社会德育的价值取向:重伦理道德,成“圣人君子”28-29
- 2.4.2 德育价值在近代社会道德革命下之表现:改造国民,培养“新民”29-30
- 2.4.3 新中国德育价值的历史走向30-32
- 3. 社会转型与德育价值关系探微32-38
- 3.1 社会转型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32
- 3.2 德育价值的现实生活根基32-35
- 3.2.1 当代人从“器物”的满足到精神的不满足33
- 3.2.2 人的生活背景从“政治”回归社会33-34
- 3.2.3 文化散落下的道德失范映像34
- 3.2.4 人们日常生活交往需要“价值坐标”34-35
- 3.3 社会转型与德育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35-38
- 3.3.1 社会转型与德育历史转向的一致性与现实冲突性35
- 3.3.2 社会转型的跳跃性与德育价值存在的相对稳定性35-36
- 3.3.3 社会转型与德育价值重构互为条件36-38
- 4. 社会转型期德育价值的问题审视38-43
- 4.1 当代德育价值实现的背景描述38-39
- 4.1.1 社会大背景——社会转型期38
- 4.1.2 小背景——学生的特殊“两期”38-39
- 4.2 社会转型期德育价值的变化特征39-41
- 4.2.1 德育价值观发生偏向39-40
- 4.2.2 德育生态环境复杂化40-41
- 4.3 社会转型期德育价值的问题分析41-43
- 4.3.1 德育价值真空地带形成41
- 4.3.2 德育价值规范和价值观之间冲突增多41-42
- 4.3.3 德育价值坐标不稳42
- 4.3.4 德育价值取向困惑和导向失灵42-43
- 5. 社会转型期德育价值的重构路径43-49
- 5.1 吸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价值思想的精华43-44
- 5.2 注重中国传统德育的现代价值诠释44-45
- 5.3 实现全球化、现代化双重视阈下德育资源的整合45
- 5.4 重视市场经济伦理下的德育价值观念转换45-47
- 5.5 优化德育价值实现的生态环境47-48
- 5.6 转换德育价值生成机制48-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2
- 致谢52-5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德宏;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研究评述[J];安徽史学;2003年01期
2 万敏;学校“德育生态”理念的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3 王立仁;论德育的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12期
4 冯文全;从人的价值角度审视德育的价值[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5 田园;;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德育的困境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1期
6 余敬阳;市场经济与德育功能的拓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姜小平;;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价值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8期
8 杨尊伟;杨昌勇;;全球视野下德育现代化之审视[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2期
9 梅萍;对德育价值的深层思考[J];江苏高教;2005年04期
10 张澍军;论德育的前提性承诺[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德育价值重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9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