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学习中不同教学方法下视觉表象认知特点的实验研究
【图文】:
F10 10 20图2 四种教学方法视觉表象辨析学习速度图12.4210.910.211.3602468101214常速 言语 分解 慢速次数从辨析成绩曲线可以看出,学生对示范动作视觉表象认知的清晰、准确程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零点开始到分解教学法辨析成绩达到 2.98 分,此时发展速度最慢的常速教学法辨析成绩也达到了 2.28 分,,此点基本上位于学
F10 10 20图4 四种教学方法视觉表象接序学习速度图11.429.99.410.5024681012常速 言语 分解 慢速次数从接序成绩曲线可以看出,学生对示范动作视觉表象认知的正确、连贯程度大体上也经历了三个认知阶段:第一阶段从零点开始到言语教学法接序成绩达到 2.37 分,此时四种教学方法除分解教学法以外没有起伏现象,总体上以快速上升趋势发展,随后的言语教学法接序成绩出现了下降趋势,慢速教学法、分解教学法和常速教学法在经历了短暂的上升趋势后接序成绩也出现了下降过程,说明学生对动作图示的准确、连贯的认知表征发生了变化,此阶段位于学习时间进程的 0—15%期段,我们把这一学习时间进程期段定为初步学习期。第二阶段主要是接序成绩缓慢发展阶段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4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冬玲;;英语教学中内隐学习理论的运用[J];教育艺术;2011年06期
2 修婷婷;;大学英语中的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J];才智;2011年20期
3 程芳萍;;大学语文教学内隐式学习的引入[J];考试周刊;2011年53期
4 胡伟;王丽红;;内隐学习理论对学校教学的启示[J];文教资料;2011年16期
5 刘丽平;;内隐学习对小学教学的启示——基于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7期
6 徐华;;基于内隐学习理论的高职德育探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郭凯;陈琳;;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获得缄默知识[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施鹏飞;王燕飞;安东;;内隐学习在普通高校女生乒乓球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1年04期
9 廖荭;陈永蓉;;外籍教师对高职学生英语内隐学习作用的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0期
10 朱丽萍;;语法能力有利于提高语用能力——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践[J];成功(教育);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樊琪;;自然科学内隐学习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陈曦;;掩蔽刺激的空间参考框架对视觉表象旋转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付秋芳;傅小兰;;任务难度对位置序列内隐学习的影响[A];第一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周雯;;关于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相结合提高英语单词记忆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宋春蕾;刘金刚;徐光兴;;心理咨询效果研究视角下的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研究述评[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郭秀艳;魏知超;郭晓蓉;葛晓菁;;诗歌内隐学习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佘毅敏;;关于视觉表象与视知觉共享脑机制的探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张英萍;刘宣文;;内隐学习理论的新进展及其对专长研究的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谢国栋;孙艳红;梁勇;;内隐和外显学习的协同效应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唐菁华;郭秀艳;;熟悉性评价测验对内隐学习的敏感性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海斌 刘庆武;借鉴外军经验谨防“鱼牛现象”[N];中国国防报;2005年
2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 俞国良;心理学研究应为什么服务?[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山东 鲍连科;职校计算机学科学生能力的培养[N];电子报;2008年
4 蒋福荀 文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浅谈校本培训的方法与途径[N];陇南日报;2009年
5 苏丹;独立与人性:价值观双核心[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6 王扬 文静;学前:“养成教育”第一[N];中国妇女报;2004年
7 张兰;黑白图形语言特点研究[N];美术报;2003年
8 太原电视台 李雁红;新传播时代电视媒体的包装发展趋势[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9 周志明;捕捉当代人的心灵战栗[N];云南日报;2007年
10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张微;阅读障碍的心理学解释[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菁华;内隐学习中知识及其意识水平测量[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关守义;内隐学习中的知识习得及其无意识性测量[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吴国宏;蕴涵概念内隐获得与发展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杨金鑫;汉语的内隐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林颖;内隐学习机制及其个体差异的研究——发展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何贵兵;群体动态决策的适应性行为及其内隐学习机制[D];浙江大学;2002年
7 聂晶;内隐学习的动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葛操;内隐与外显协同学习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 胡桂英;运动技能内隐学习的特征、机制和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陈寒;内隐学习意识性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才;动作学习中不同教学方法下视觉表象认知特点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武松朋;内隐学习在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3 李焕斌;内隐学习理论在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蕾;汉语词汇形—义联系的内隐学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戡;中学化学内隐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白洁;学习困难学生的内隐学习特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谨朝霞;听写困难儿童的汉字内隐学习特点[D];河南大学;2010年
8 王来红;内隐学习中的注意变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孟运灵;不同认知条件下学习策略获得与运用的ERP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张倩;序列学习中非注意信息的内隐学习[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070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607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