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和谐发展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9 13:29
【摘要】: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系统论、公共财政理论等多学科的先进理论,旨在探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和谐发展的有关机制,希望能在理论上有所创新,能够给相关的政府决策部门、教育部门提供一些资料和建议,为广大的教育实践工作者和教师提供一些思路,最终对教育实践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前言、城乡义务教育的和谐发展及其必要性、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城乡义务教育不和谐发展原因的思考、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和谐发展的机制等六大部分组成。在前言部分,主要从宏观的角度概述和分析了城乡义务教育和谐发展的研究背景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在古今中外思想家和学者对和谐思想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城乡义务教育和谐发展进行了界定,并利用系统论等相关理论对城乡义务教育和谐发展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第三、四部分主要运用文献法和调查访谈法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不和谐发展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五部分在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公共财政理论和系统论思想构建了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和谐发展的三条机制:以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和谐发展为取向进行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创新、建立以智力援助为核心的农村义务教育外部援助机制、建立以有序竞争为精髓的农村义务教育自主、互动发展机制。 我们认为通过建立这些机制,可以有效地遏制目前日益扩大的城乡义务教育差距,逐步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和谐发展。
【图文】:

生均经费,经费


全国初中和小学教育经费总投入的56.84%。山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数远远超过城市的学生数,若以生均教育经费作比较,,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更明显。我们根据教育统计年鉴算出的下面一些数据可以看出这种不均衡的严重程度·从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来看,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7年包括县镇在内的农村小学生均经费是418.6元;城市小学生均经费是1779元,是农村的4.2倍;自1997年以来,城乡小学生均经费的差异在不断扩大,如图l所示。1997年农村初中生均经费是463元;城市初中生均经费是3151.9元,是农村的6.8倍;自1997年以来,,城乡初中生均经费的差异虽然在振荡中有所缩小,但是仍然保持着很高的差距,如图2所示。如果拿上海、北京、深圳等近国际化大都市的中小学生均经费,与中西部最贫困的农村中小学生均经费做比较,差距就不止是5’倍左右,而是要超过10倍①。这种城乡义务教育经费的严重失衡,反映了城乡义务教育的不和谐状态。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522.3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邱旭光;县域教育和谐发展指标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锐;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06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606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9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