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位教师教育信念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5 01:58
【摘要】:教育是一种基于信念的活动。教师的教育信念不仅蕴含着教师的激情,而且还包含着责任和使命。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行,教师的专业发展倍受关注,教师的教育信念作为制约教师转变观念的重要因素之一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人员和实践工作者的重视。国内的相关研究大多将教师定位于理想化的社会代言人和文化传播者,进行应然的研究。对于教育信念这样一种具有明显内隐性、场景性和独特性的教育现象来说,仅采用自上而下的理论演绎方法,不可能寻找到符合教育实际的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培养和完善教育信念的途径。鉴于已有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必需立足于对教师教育信念现状的把握,展开实然研究,才能为应然研究提供事实依据和理论前提。这种揭示现实的教育研究既体现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也是对教育决策者的理智提醒。 本着从具体的生活场景中选择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并在自然情境下对个人的“生活世界”及学校的运作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的原则,笔者通过对合作教师的教学故事及生活故事的建构,直面事实,描述教师的教学行为惯例并进而分析其背后所隐藏的教育信念。 研究结果表明,,已有研究中提出的教育信念的特征及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有所体现,诸如教育信念是支配教师行为的内驱力,并决定其行为的方向性、原则性、坚韧性和持久性;影响教育信念的因素有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家长的期望、教师评价标准、自身特点、教学经验和理论水平、学校文化等。但是本研究也发现了合作教师教育信念的一些不足之处,此外她的教育信念一旦形成便具有惰性和惯性。教育工作者应该而且可以不断完善教育信念,因为一成不变的教育和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力的。然而,已有研究中提出的完善教育信念的途径由于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尽管这些探讨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是对合作教师而言在实际教学情境中操作难度很大,甚至根本无法操作,因此是不适用的。 根据实地考察中的所思所感,笔者获得了以下两点启示:从教育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忽视客观存在的教师的教育信念,会使我们的工作缺乏针对性;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看,教师只有转变观念,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信念,才能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去,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教育信念的内隐性和独特性,把自上而下的研究方式和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结合起来研究教师的教育信念形成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寻找完善教育信念的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451.1
本文编号:2639654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451.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莉;杨艳芳;;教师教育信念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立新;物理师范生教学信念的特征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雅;一位初中数学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形成的生活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郝安利;幼儿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关系之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乔丽;幼儿教师品格整合教育信念及其建构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5 段宁莎;一位幼儿教师教育信念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孔真真;师范生教育教学信念及其影响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娜;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信念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8 丁福全;中学数学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的相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定巧;教师教育理论素养形成的叙事探究[D];河南大学;2009年
10 席珊珊;教师权力转型[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39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639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