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
发布时间:2017-03-28 01:12
本文关键词: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格教育问题已成为全球教育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人格教育是人的教育的核心体现,既是人之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时代特征的彰显。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不仅是教育本质的直接体现,也是对其德育教育的基础与根本。面对市场经济、网络时代和日益多元化的社会,大学生的人格状况出现了各种危机和缺陷。加之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健康的人格品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他们整体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是现代社会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成为我国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的研究立足于当前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现实状况,在高校德育的视野下,运用伦理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多学科原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加强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必要性、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现状、原因,提出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原则和途径,并进行实证研究。总之,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进来,这样才会大大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使大学生形成“人性”与“人力”相统一的整体、辨证的健康人格。 本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相关概念的理论分析。在这一部分中着重对人格的内涵以及人格教育的含义、意义和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特征等进行了说明。首先,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人格的内涵、本质进行了界定,其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二是指人的道德品格,是作为人的品质、价值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健康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健康人格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和积极性等特征。其次,结合人格教育的本质及人格教育的思想资源。对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意义做了全面的研究与总结。 第二部分: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内容和原则。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与形成关键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所以说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不仅决定其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状况,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道德及价值标准。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良好心理素质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意志品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并提出在实施人格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个性化与社会化相协调的原则、人格独立原则。 第三部分: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的表现及成因分析。首先对我国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的表现总体态势做了一个概括性分析,并结合这些表现对其成因加以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失重、社会责任感淡薄、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以及严重的功利化倾向。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学生自我塑造意识的缺失与自助式大学教育的错位、对大学的美好想象与现实的落差、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内容、方法死板、高校人格教育处于弱化和淡化的尴尬地位等。 第四部分: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途径和策略。首先,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要以高扬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为基础。“人文精神”的本质就是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一种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给予高度重视的思想态度。其次,要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熏陶作用。再次,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代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育规律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要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研究、心理测验、心理调试、心理引导等项目来帮助学生了解正确的思维方法,增加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正确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完善的人格品质。最后,要营造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良好氛围。 本课题的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唯物论辩证法,采用文献研究法。
【关键词】:大学生 人格 人格教育 健康人格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44;G645.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目录9-12
- 引言12-15
- (一) 选题的意义12-13
- 1.选题的理论意义12
- 2.选题的现实意义12-13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4
- 1.国内研究现状13
- 2.国外研究现状13-14
- (三)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4-15
- 1.研究思路14
- 2.研究方法14-15
- 一、 人格及人格教育的界定15-24
- (一) 人格的内涵及其本质15-18
- 1.人格的内涵15-16
- 2.人格的本质16-18
- (二) 健康人格及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18-20
- 1.健康人格及其特征18
- 2.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特征18-20
- (三) 人格教育的思想资源20-24
- 1.人格教育的内涵20-21
- 2.人格教育的思想资源21-24
- 二、 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内容、原则及重要意义24-36
- (一) 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基本内容24-28
- 1.心理健康教育24-26
- 2.道德品质教育26
- 3.意志品质教育26-27
- 4.理想信念教育27
- 5.社会交际与公共关系教育27-28
- 6.行为养成教育28
- (二) 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基本原则28-31
- 1.以人为本的原则29
- 2.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29-30
- 3.知行统一的原则30
- 4.个性化与社会化相协调的原则30
- 5.人格独立原则30-31
- (三) 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重要意义31-36
- 1.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31-32
- 2.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思政教育体系的发展和完善32-34
- 3.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34
- 4.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4-36
- 三、 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的表现及成因分析36-42
- (一) 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的表现36-39
- 1.理想、信念的失重36-37
- 2.社会责任感淡薄37-38
- 3.心理状态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偏差38-39
- 4.缺乏团队精神,集体主义思想薄弱39
- (二) 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的成因分析39-42
- 1.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39
- 2.大学生自我塑造意识的缺失与自助式大学教育的错位39-40
- 3.对大学的美好想象与现实的落差40
- 4.人才培养计划内容陈旧,培养目标单一,内容、方法死板40-41
- 5.高校人格教育处于弱化和淡化的尴尬地位41-42
- 四、 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途径和策略42-48
- (一) 高扬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42
- (二) 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熏陶作用42-43
- (三)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43-44
- (四) 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44
- (五) 营造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良好氛围44-48
- 1. 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德育实效44-46
- 2. 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46-47
- 3.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47-48
-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1
- 附录51-52
- 后记52-5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江兵;;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和谐人格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4期
2 陈国和;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及其成因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阎海潮;柳靓;;缺失与构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问题的思考[J];理论观察;2006年05期
4 凌辉;黄希庭;窦刚;陈有国;王晓刚;;中国大学生人格障碍的现状调查[J];心理科学;2008年02期
5 朱华伟,李小平;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11期
6 陈秉公;;论教育省略了什么[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7 周燕;;关于我国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年01期
8 阎世笙;当代中国人格教育刍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余潇枫;人格跨世纪与发展中国“本土化”人格理论的思考[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本文关键词: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1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71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