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大学生特质推理与情境推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19:02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特质推理与情境推理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人们在观察他人行为时,会做出很多自发的推理(如自发特质推理、自发情境推理)。有研究表明,内隐社会认知与外显社会认知是有区别的。自发性推理(包括自发特质推理及自发情境推理)作为内隐社会认知的组成部分之一,与有意图的推理(如有意特质推理与有意情境推理)这一外显社会认知有什么不同之处呢?目前,研究者已经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了自发特质激活是社会认知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在人际交往及求职应聘等社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比较而言,自发情境推理及有意推理的研究较少。 在梳理、总结国内外关于特质推理和情境推理相关理论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大学生为被试,主要探讨认知负荷及目标指导语对自发特质推理与自发情境推理是否有影响以及探究有无认知负荷对有意特质推理与有意情境推理的影响。具体来讲,本研究前2个实验均采用探测词再认范式的变式主要探究了自发特质推理与自发情境推理在有无认知负荷及不同推理目标下二者的共发性、无意识性、有效性等特点。第3个实验在外显的水平上同样探讨了在有无认知负荷下,通过要求被试评定分数来探究有意特质推理和有意情境推理二者的差异。 研究的主要结论为: (1)自发特质推理与自发情境推理的激活是无意识的(在意识之外进行的,主体没有意识到这一过程)、有效的(耗费很少或不耗费注意资源,其加工过程不受有限的注意资源限制)、共发的(自发特质推理与自发情境推理同时被激活),不受认知负荷及目标指导语的影响。 (2)在有认知负荷下,有意特质推理与有意情境推理二者呈显著负相关;而在无认知负荷下,二者呈正相关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自发特质推理 自发情境推理 有意特质推理 有意情境推理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44;G645.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8
  • 1.1 研究背景7
  • 1.2 研究意义7-8
  • 第二章 文献综述8-13
  • 2.1 自发特质推理与自发情境推理8-11
  • 2.2 有意特质推理与有意情境推理11-13
  • 第三章 研究总体构想13-14
  • 3.1 问题提出13
  • 3.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13
  • 3.3 研究假设13-14
  • 第四章 实验1:认知负荷对SSI与STI的影响14-19
  • 4.1 实验目的14
  • 4.2 实验假设14
  • 4.3 实验方法14-16
  • 4.4 结果分析16-17
  • 4.5 讨论17-18
  • 4.6 结论18-19
  • 第五章 实验2:不同推理目标下认知负荷对SSI与STI的影响19-22
  • 5.1 实验目的19
  • 5.2 实验假设19
  • 5.3 实验方法19-20
  • 5.4 结果分析20-21
  • 5.5 讨论21
  • 5.6 结论21-22
  • 第六章 实验3:认知负荷对有意图特质推理与有意情境推理的影响22-25
  • 6.1 实验目的22
  • 6.2 实验假设22
  • 6.3 实验方法22-23
  • 6.4 结果分析23
  • 6.5 讨论23-24
  • 6.6 结论24-25
  • 第七章 总讨论25-27
  • 第八章 总结论、创新、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27-28
  • 8.1 总结论27
  • 8.2 研究创新27
  • 8.3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27-28
  • 参考文献28-31
  • 附录31-32
  • 致谢32-33
  • 个人简介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新秤,焦书兰;国外关于自发特质推理的研究综述[J];心理学动态;1998年03期

2 胡俊;郑莉君;;幼儿性别角色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特质推理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张琴;张婷;李红;王耘;;儿童特质推理与情绪和效价线索理解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5期

4 高雯;杨丽珠;;3~9岁儿童人格特质稳定性理解的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3期

5 郑玲;英语教学中词汇的处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刘娟;;特质标签对儿童错误信念理解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2期

7 刘阳;;儿童人格特质概念行为预测研究综述[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31期

8 高雯,杨丽珠;国外关于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研究的新进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黄天元,林崇德;关于儿童特质理解的心理理论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10 耿晓伟;郑全全;;自我监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景凯;王美芳;;效价对儿童特质理解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周爱保;;内隐社会认知测量方法及其新进展[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高旭辰;;内隐联结测验(IAT)理论模型评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张雯;;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述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张林;刁娟;;社会赞许行为与社会不赞许行为的社会认知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赵婷婷;梁毅;;大学生内隐自信的实证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张秀阁;;完美主义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王蕾;;高、低自我价值感者攻击性图片偏好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耿晓伟;郑全全;;自尊对主观幸福感预测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钟毅平;;印象形成的启动效应中情绪因素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三元区城关小学 罗春果;让学生从体验走向深刻[N];三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庆;特质推理中的内容效应及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许书萍;高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解释偏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e

本文编号:275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75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e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