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6 19:04
【摘要】: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无论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改进,还是对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问题不断得到教育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从有关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现状来看,以前的研究主要采取文献分析的方法或者调查研究的方法,而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和讨论教师在实际教学生涯中是如何发展其教学能力问题尚不多见。因此,本文主要考察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能适应新的教学,教师需要什么的教学能力及其结构、通过哪些路径获得教学能力发展、影响教学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在实际教学生活中教师是如何发展教学能力以及应该如何从多层面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基于以上主要的研究问题: 本文首先阐述了论文研究的主要背景和相关研究的现状和成果;在明确了教学能力、教学能力发展等重要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总体设计以及论文基本框架和研究思路。为了行文便利,还对本文研究内容作了几点必要的补充说明。 本文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新课程改革是当前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及其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实践背景。因此,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新课程改革实践角度来解读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有助于更深理解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在对解读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体现时代特征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并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因此,基于传统教学的反思,指出当前从传统走向新课程过程中教学所表现出来的五个主要特点即:统一化与选择性、单一化与多元性、灌输化与互动性、教条化与民主性和流程化与创新性,进而提出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教学选择能力、教学整合能力、教学沟通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 本文强调主要从教师成长过程角度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可能路径和影响因素。通过对文献较系统地分析,把教学能力发展的可能路径粗略概括为专业理论学习、教学实习、在职学历学位培训、在职非学历学位培训、自身教学经验和反思、阅读专业期刊和书籍、与同事的交流与合作和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等八条。同时,本文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参与者和执行者的角度如政府、教师教育机构、任职学校及教师自身分析了影响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420
【图文】:

选择能力,路径,职前培养,学位


.5%,“在职非学历学位培训”为57.1%,而“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则占57.0%。根据调查所得数据,图5一2给出一个关于不同发展路径在教师教学选择能力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总体性比较。根据图中所显示的教师回答平均值,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路径对于教师发展其教学选择能力的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为,“自身教学经验和反思”(3.39)、“阅读专业期刊和书籍”(3.15)、“与同事的交流与合作”(2.88)、“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2.65)、“在职非学历学位培划l}”(2.58)、“职前培养中教学实习”(2.56)、“在职学历学位培训”(.242)、“职前培养中专业理论学习”(.241),这与从表5一2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

整合能力,路径,教学整合,职前培养


位培训”和“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也得到肯定;而“职前培养中专业理论学习”和“教学实习”则被认为是相对最不重要的发展路径。图5一3给出了有关这些路径在教学整合能力发展中作用的一种比较。图5一3关于不同路径在教师教学整合能力发展中所作贡献之比较Figs一3theeomParisonoftheeontributionaboutthedi价rentwayinthedveeloPmentoftheteachingintegrationabilyti根据图中所显示的教师评价平均值,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不同路径对教师发展其教学整合能力的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为,“自身教学经验和反思”(3.18)、“与同事的交流与合作”(.281)、“阅读专业期刊和书籍”(2.80)、“在职非学历学位培铆I}”(2.72、“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2.69)、“职前培养中教学实习”(2.54)、、“职前培养中专业理论学习”(2.46)“在职学历学位培训”(2.44),这与从表5一4得出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由表5一4得出“职前培养中教学实习”对教学整合能力发展的作用被认为最不重要,而图5一3显示“教学实习”并不被认为是最不重要的发展路径。这应该由于认为“教学实习”对教学整合能力发展没有作用的教师少于“职前培养中专业理论学习”和“在职学历学位培训”。下面根据数据统计,来看一下不同教师对不同路径发展其教学整合能力所起作用的评价之间有怎样的相关性和差异。下表(表5一5)是关于不同教师对不同路径在教学整合能力发展中作用的评价差异性统计的基本结果。从表5一5可以看出,不同性别和不同地方的教师对这些路径发展其教学整合能力所作贡献的回答并无差异。在不同教龄的教师当中,年轻的教师比年老的教

创新能力,路径,职前培养,学位


认同的发展路径。相对来说,其他4种发展路径在发展教学评价能力方面不是很重要。图5一6给出不同路径对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发展所起作用的一种比较。从图5一6可见,总的说来,这些不同路径对教师发展他们教学创新能力从最重要到最不重要的顺序为:“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反思”(3.24)、“阅读专业期刊和书籍”(2.97)、“与同事的交流与合作”(2.66)、“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2.66)、“在职学历学位培动l}”(2.47)、“职前培养中教学实习”(2.45)、“在职非学历学位培训”(.238)以及“职前培养中专业理论学习”(.237),和预期一样,它与表5一10所揭示出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卫民;李红玫;;辽宁省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专业满意度调查研究[J];大学(学术版);2012年05期

2 王艳;支希哲;高行山;朱西平;;工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陈金菊;;评国外教师专业标准在中国的移植[J];高教论坛;2012年02期

4 杨淑芹;孟凡丽;;双语教师教学能力构成解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2期

5 杨淑芹;孟凡丽;;试析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4期

6 耿玉玲;;国培计划实践中小学汉语教师教学能力调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02期

7 史晓燕;张世贤;李亮;;“专家协同强化反馈”教师教育模式实验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4期

8 吴迪;程红;白鑫伟;韩韦;;浅谈影响高校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发展的因素[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S1期

9 王丽珍;林海;马存根;胡卫平;;近三十年我国教师能力的研究状况与趋势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10期

10 张威;孙永波;;英语师范生教学能力的职前培养[J];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左明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贺晨;;数学教师课堂互动技能特点个案研究[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爱辉;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王羽;体育教学世界的生命回归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于维涛;县域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易斌;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研究(1978~2008)[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邵思源;一项对中学英语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周启加;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剑鸣;师范生职业技能养成状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红玫;辽宁省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专业满意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艳梅;美国新任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周舒舒;北京体育大学排球专项本科生教学能力形成影响因素的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史文津;基于教师工作任务的师专教育类课程体系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帕孜来提;中学地理教师授课质量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简晏红;促进青年教师高水平快速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娅;教育实习中提高生物师范生拓展型与研究型课程教学能力的相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旭磊;当前我国农村高中师生关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583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7583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2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