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虚拟学习社区运行机制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6 20:16

  本文关键词:虚拟学习社区运行机制的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和Internet的突飞猛进,人类加快了进入信息化时代的步伐。作为数字化学习环境重要表现形式的的虚拟学习社区逐步进入了学习者的视野,,为学习者展示自我、满足自身需求、畅游精神海洋提供了一方绝佳的空间场所和情感天地。 本文从运行机制的视角出发,构建了虚拟学习社区运行机制的分析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解读,认为虚拟学习社区的动力系统和平衡系统的并行作用在社区动态演进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访谈这一定性研究方法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提出了虚拟学习社区运行机制的影响因素模型,该模型涵盖了影响社区运行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针对这些因素,设计相关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spss实证分析,在对这些因素深入剖析之后得出论文的研究结论。 综合上述,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按照社区——虚拟社区——虚拟学习社区的思维路线,剖析了虚拟学习社区的内涵,认为虚拟学习社区是教育性、社区型、虚拟性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具有共同社区文化心理的、生态式的社会关系共同体,明确提出社区包含两大系统:动力系统和平衡系统。 2.提出了虚拟学习社区运动过程的三个阶段:构建的初始阶段、运行的发展阶段、完善的最终阶段,并对运行发展阶段中各要素的作用进行了详细解读;认为虚拟学习社区运行机制的各个要素包括催化动力、交互连接力、知识创新力、制度动力、文化维系力和制度约束力,这些要素映射出虚拟学习社区动力系统和平衡系统的相互作用——促使社区动态演进。 3.影响虚拟学习社区运行机制的主要因素是共同愿景明晰度和信息质量,其它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虚拟学习社区运行机制但是起到的是辅助性作用。 其中第三个方面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前两点是其研究的前提和铺垫。围绕这些因素如何制定措施以促进虚拟学习社区向理想状态发展演进,在这一方面还缺少明确和切实可行的详细措施。这些不足之处将是笔者以后研究的着重点。
【关键词】:运行机制 虚拟社区 影响因素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第1章 绪论7-11
  • 1.1 研究的背景7-8
  • 1.2 论文研究的方法和步骤8-11
  • 1.2.1 研究的方法8
  • 1.2.2 研究的步骤8-11
  •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述11-21
  • 2.1 虚拟学习社区概述11-16
  • 2.1.1 虚拟学习社区的解读11-13
  • 2.1.2 虚拟学习社区的分类13-14
  • 2.1.3 虚拟学习社区各要素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分析14-16
  • 2.2 运行机制概述16-17
  • 2.2.1 机制的释义和分类16
  • 2.2.2 运行机制的定义16-17
  • 2.3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17-21
  •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7
  • 2.3.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7-18
  • 2.3.3 学习共同体理论18-19
  • 2.3.4 计划行为理论19-21
  • 第3章 虚拟学习社区运行机制的影响因素研究设计21-34
  • 3.1 虚拟学习社区运行机制研究21-26
  • 3.1.1 虚拟学习社区的组成网络研究21-22
  • 3.1.2 虚拟学习社区运行机制分析模型的构建22-23
  • 3.1.3 虚拟学习社区运行机制的分析模型解读23-26
  • 3.2 虚拟学习社区运行机制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26-28
  • 3.2.1 虚拟学习社区运行变化的外因和内因26
  • 3.2.2 虚拟学习社区运行机制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26-28
  • 3.3 虚拟学习社区运行机制的影响因素设计28-34
  • 3.3.1 影响因素的访谈研究28-32
  • 3.3.2 影响因素设计的理论假设32-34
  • 第4章 虚拟学习社区运行机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34-50
  • 4.1 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设计34-35
  • 4.1.1 量表的编制34
  • 4.1.2 调查问卷的检验34-35
  • 4.2 问卷反馈数据的实证分析35-50
  • 4.2.1 外部因素分析35-37
  • 4.2.2 内部因素分析37-50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50-52
  • 5.1 研究结论和意义50-51
  • 5.1.1 研究结论50
  • 5.1.2 研究意义50-51
  • 5.2 相关后续研究51-52
  • 参考文献52-54
  • 附录 虚拟学习社区运行机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54-58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及艺术作品58-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福江;;自律与他律之间——从“恶搞”看新媒体的生存规范[J];编辑之友;2008年05期

2 蔺世杰;网络虚拟社区及其文化特征[J];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05期

3 钟志贤;;知识建构、学习共同体与互动概念的理解[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4 冯锐;金婧;;学习共同体的思想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5 胡凡刚;李文波;;教育虚拟社区中技术文化形成因素的实证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6 袁松鹤;邱崇光;;虚拟学习环境与虚拟学习社区的概念辨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7 张豪锋;李春燕;;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的平衡机制探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杨宗凯,刘宏波,刘琴涛;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年10期

9 何序君;陈沧杰;王美芳;;虚拟社区实体化驱动力机制与演变模型实证分析——以南京西祠街区、淘淘巷、杭州四季星座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10期

10 牛继舜;论共同愿景的构成要素与作用[J];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献忠;虚拟社区秩序的生成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董宏建;论数字化教育的人文反思与建构[D];河南大学;2004年

2 徐琦;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社会存在感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广艳;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4 田秋艳;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建构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曾森灵;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贵;虚拟社区中信息管理和知识共享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7 鹿秀娥;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虚拟学习社区运行机制的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96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896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6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