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团体心理辅导对中等职业中学学生感戴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0 11:00

  本文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对中等职业中学学生感戴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感戴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从20世纪末期开始兴起,目前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日趋完善,实践领域的研究也逐步丰富。当前很多关于感戴研究开始把研究对象指向青少年,大量研究显示感戴对促进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自尊、胜任力和幸福感有积极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感戴水平有助于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品质。职业中学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面临更多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冲突,我国学者郑霄虎(2007)的研究显示,职业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中学生,主要表现为行为适应不良、较多攻击性行为和攻击性言语活动突出,呈现出更多敌意,冷漠,挑衅,退缩、自卑等消极人格特征。鉴于感戴对青少年发展的积极影响,本研究认为通过提升感戴水平来促进职业中学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和心理健康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首先对成都市某区三所中等职业中学1093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考察了中等职业中学学生感戴水平的发展现状;然后根据团体心理辅导理论结合感戴的概念和内涵,制定出提升中等职业中学学生感戴水平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最后,结合感戴水平调查的人口学统计情况,选取三组学生进行了基于提高感戴水平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实验,以检验干预方案的实践效果。 本研究得到结论如下: (1)成都市中等职业中学学生的感戴分布呈负偏态,即较多的学生拥有较高的感戴水平,仍然有部分学生感戴水平偏低。职业中学学生的感戴在年级、生源差异、是否是独身子女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性别上差异显著,表现为女生的感戴水平在感戴总分及其对父母感恩、受助感恩、生活丰富感、对生活感恩四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男生 (2)团体心理辅导和“列举恩惠”活动相结合的干预方式与仅采用“列举恩惠”的干预方式均能显著提高中等职业中学学生的感戴水平,但前者对提高中等职业中学学生的感戴水平效果更显著。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 中等职业中学学生 感戴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715.5;G448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1 问题提出10-12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2.1 理论意义11
  • 1.2.2 实践意义11-12
  • 2 文献综述12-22
  • 2.1 感戴研究的综述12-20
  • 2.1.1 概念界定12-14
  • 2.1.2 理论研究14-15
  • 2.1.3 测量工具15-17
  • 2.1.4 感戴的相关研究17-19
  • 2.1.5 感戴干预研究19-20
  • 2.2 团体心理辅导20
  • 2.3 现有研究不足20-22
  • 3 研究设计22-25
  • 3.1 操作性定义22
  • 3.2 制定方案的依据22
  • 3.2.1 感戴维度22
  • 3.2.2 阿诺德的情绪评估—兴奋学说22
  • 3.3 研究目的22-23
  • 3.4 研究对象23
  • 3.5 研究方法23
  • 3.6 研究假设23
  • 3.7 研究思路23-24
  • 3.8 研究流程24-25
  • 4 研究一 成都市中等职业中学学生感戴现状的调查研究25-29
  • 4.1 研究目的25
  • 4.2 研究假设25
  • 4.3 研究对象25
  • 4.4 研究工具25-26
  • 4.5 施测程序26
  • 4.6 结果与分析26-29
  • 4.6.1 成都市中等职业中学学生感戴的整体分布26-27
  • 4.6.2 中等职业中学学生感戴的人口学变量差异27-29
  • 5 研究二 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中等职业中学学生感戴水平的干预效果研究29-42
  • 5.1 研究目的29
  • 5.2 研究工具29-30
  • 5.2.1 香港浸会大学苏细清教授编制的中学生感恩量表29
  • 5.2.2 自制访谈提纲29-30
  • 5.3 被试选取30
  • 5.3.1 被试30
  • 5.3.2 被试选取30
  • 5.4 研究假设30-31
  • 5.5 实验设计及处理过程31-32
  • 5.5.1 实验设计表31
  • 5.5.2 实验变量31-32
  • 5.6 感戴干预的实施程序32-34
  • 5.7 结果与分析34-37
  • 5.7.1 实验组、控制组干预前差异比较34
  • 5.7.2 实验组、控制组后测差异比较34-35
  • 5.7.3 实验组甲前后测得分差异比较35
  • 5.7.4 实验组乙前后测得分差异比较35
  • 5.7.5 控制组前后测得分差异比较35-36
  • 5.7.6 实验组甲后测追踪测量得分差异比较36
  • 5.7.7 实验组乙后测追踪测量得分差异比较36-37
  • 5.5.8 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差值差异比较37
  • 5.8 实验组对团体心理辅导定性评估结果37-42
  • 5.8.1 团体心理辅导单元反馈37-38
  • 5.8.2 团体心理辅导总表反馈38-40
  • 5.8.3 活动效果主观评估40-42
  • 6 总讨论42-47
  • 6.1 中等职业中学学生感戴的特征分析42-43
  • 6.1.1 中等职业中学学生感戴的现状42
  • 6.1.2 职业中学生感戴的性别差异42-43
  • 6.2 团体心理辅导和列举恩惠活动干预方式的效果分析43-45
  • 6.2.1 团体心理辅导和“列举恩惠”活动相结合的干预方式的效果43-44
  • 6.2.2 “列举恩惠”活动的效果44
  • 6.2.3 两种干预方式的效果比较44
  • 6.2.4 团体心理辅导和列举恩惠活动的定性分析44-45
  • 6.5 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案的特征分析45-46
  • 6.5.1 团体心理辅导的主题选择符合中等职业中学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45
  • 6.5.2 团体心理辅导在中等职业中学中的适用性45-46
  • 6.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46
  • 6.7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46-47
  • 7 总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2
  • 附录52-57
  • 附录1 团体契约书52
  • 附录2:访谈提纲52-53
  • 附录3:单元反馈表53-54
  • 附录4:团体辅导总表反馈54-55
  • 附录5:学生感激事件记录表55
  • 附录6 问卷调查部分内容55-56
  • 附录7:团体活动过程性资料展示56-57
  • 后记57-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霄虎;;职业中学高中生和重点中学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2 赵国祥;陈欣;;初中生感戴维度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6期


  本文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对中等职业中学学生感戴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6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96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0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