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抗战时期松潘县国民教育研究(1940-1945)

发布时间:2017-04-10 13:02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松潘县国民教育研究(1940-1945),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抗日战争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时期。在抗日救国的关键时期,为适应抗战,配合新县制,新兴的国民教育制度得以实施。国民教育制度是适应抗战复兴民族的重要制度,其不仅在内地城市实施,还推行于边疆的松潘县等地区。松潘县地处川西,自然环境及政治、文化、民族等人文环境都具有与内地其他地区较大的差异。而抗战时期的国民教育制度,其本身亦具有自身的特色。国民教育在松潘县的实施具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和困难。笔者试图以战时松潘县国民教育的实施为个案,在史实重建中探究当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际实行情况及其对当时社会的作用与影响,从而将国民教育的研究由制度的宏观研究深入到具体实施的微观研究上;同时,以松潘县国民教育实施为例,进而探究借抗战而地位骤升的边疆地区的发展状况,以了解当时国民政府的边政政策,以及其变化对边疆地区建设的影响。再者,通过研究“边缘”地带的国民教育实施,来深入国民教育的研究,以使国民教育的研究更加全面和细致。 除第一章绪论外,正文共有五章,从其解决问题上来看,正文则主要分三部分,即第二章为一部分,,重点论述国民教育制度是什么,为什么产生,其作为一种新兴教育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同时分析国民教育实施前松潘县特殊的社会情形;第三章至第五章为第二部分,此部分主要论述的是此种新兴的国民教育制度在边疆地区——松潘县的具体实施,以及其实施的结果;第六章则为第三部分,主要从国民教育在松潘县的实施过程中剖析国民教育制度对松潘县的各种影响以及边疆国民教育制度实施的作用及意义。 通过上述研究论述,以便更深刻地认识战时国民教育制度在边疆地区的成效得失,更深刻地了解边疆地区的发展状况,以为今天的民族地区教育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抗战时期 松潘县 特殊社会情形 国民教育实施 成效与得失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529;K26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21
  • 1.1 本文的研究意义12-14
  • 1.1.1 历史意义12-13
  • 1.1.2 现实意义13-14
  • 1.1.3 创新意义14
  • 1.2 本文的研究现状14-18
  • 1.2.1 战时国民教育的研究现状14-17
  • 1.2.2 边疆教育研究17-18
  • 1.3 本文的研究资料及方法18-19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19-20
  • 1.5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20-21
  • 2 战时国民教育制度兴起与松潘县特殊的社会情形21-38
  • 2.1 战时国民教育制度产生的原因21-26
  • 2.1.1 抗日救亡催生国民教育21-22
  • 2.1.2 国民教育是与新县制并行的特殊教育22-23
  • 2.1.3 普及教育的不足及近代教育演进的刺激23-24
  • 2.1.4 巩固国防稳固后方的迫切要求24-26
  • 2.2 战时国民教育制度的特点26-31
  • 2.2.1 对象上:使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打成一片26-27
  • 2.2.2 方式上: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冶为一炉27-28
  • 2.2.3 组织上:实行政教合一28-30
  • 2.2.4 内容上:管、教、养、卫合为一体30-31
  • 2.3 国民教育背景下松潘县特殊的社会情形31-38
  • 2.3.1 松潘县的疆域及历史沿革31-32
  • 2.3.2 松潘县的自然环境及交通、物产资源状况32-33
  • 2.3.3 松潘县的民族文化习俗33-35
  • 2.3.4 松潘县的教育状况35-38
  • 3 松潘县实施国民教育的常规措施38-66
  • 3.1 行政方面的措施38-41
  • 3.1.1 “行政三联制”的实施38-41
  • 3.1.2 制定国民教育实施计划41
  • 3.2 师资方面的措施41-52
  • 3.2.1 师资的重要性和迫切性41-43
  • 3.2.2 解决师资问题的办法43-52
  • 3.3 经费方面的措施52-66
  • 3.3.1 经费的重要性及其来源52-53
  • 3.3.2 松潘县筹集经费的办法53-66
  • 4 松潘县实施国民教育的特殊措施66-87
  • 4.1 视导(督导)的措施66-73
  • 4.1.1 “视导”及其重要性66-67
  • 4.1.2 “视导”之实施67-71
  • 4.1.3 视导实施中的不足71-73
  • 4.2 强迫入学措施73-78
  • 4.2.1 实施强迫入学之原因73-75
  • 4.2.2 强迫入学之实施75-76
  • 4.2.3 强迫入学实施的意义及其不足76-78
  • 4.3 专门的少数民族国民教育措施78-87
  • 4.3.1 设立特别机构78-82
  • 4.3.2 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国民教育的具体措施82-85
  • 4.3.3 发挥土司(官)在国民教育推进中的作用85-87
  • 5 松潘县实施国民教育的成效与困境87-109
  • 5.1 学校建设方面的成效与问题87-100
  • 5.1.1 学校数量的发展87-95
  • 5.1.2 学校设施的改善95-100
  • 5.2 学生与教师方面工作的成效与问题100-105
  • 5.2.1 学生数量快速增长但有反复100-103
  • 5.2.2 教师数量有增长但不稳定103-104
  • 5.2.3 教师质量有改善但水平低104-105
  • 5.3 少数民族边民学校建设方面的成效和不足105-109
  • 6 松潘县实施国民教育的特点与影响109-122
  • 6.1 松潘县国民教育实施的特点109-115
  • 6.1.1 松潘国民教育的实施呈现“二元化”109
  • 6.1.2 松潘国民教育的实施庞杂而繁重109-111
  • 6.1.3 松潘国民教育的实施具有战时应急性特点111
  • 6.1.4 松潘国民教育的实施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111-112
  • 6.1.5 松潘国民教育的实施有暂时性112-114
  • 6.1.6 松潘国民教育的实施有自身的民族特色114-115
  • 6.2 松潘县实施国民教育的影响115-122
  • 6.2.1 促进了松潘县教育的进步115-116
  • 6.2.2 促进了松潘县生产方式的改良116-118
  • 6.2.3 促进了松潘县社会陋习的转变118-120
  • 6.2.4 促进了松潘县民族文化交流和边疆研究事业的发展120-122
  • 结语122-124
  • 参考文献124-129
  • 致谢129-132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1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洋;郭明飞;;简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教育及其成败[J];法制与社会;2006年21期

2 郭韶华;;清末广西土司地区兴学探微[J];传承;2009年18期

3 冯成杰;;试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余子侠;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初等教育政策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4期

5 汪洪亮;;1940年代川西羌族地区的教会教育——以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为例[J];抗日战争研究;2010年03期

6 刘亚妮;;论国民政府时期甘宁青的边疆教育[J];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7 周泓;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制度[J];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8 张永民;张轩波;;抗战时期内迁高校与西南边疆教育的发展[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9 刘亚妮;民国时期甘宁青边疆教育研究述评[J];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10 李辉;;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教育政策变迁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10期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松潘县国民教育研究(1940-1945),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6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96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8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