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家庭环境、人际交往效能感与应对能力的相关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家庭环境、人际交往效能感与应对能力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家庭环境对于学生在成长期间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社会环境中负面的文化思想不可避免的对学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若家庭环境仍未能正确引导学生,其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长久且深远的,涉及到学习、生活,乃至伴其一生的个性及品德。 影响青少年发展的第一个环境是家庭。有研究者指出:随着个体的年龄不断增长,家庭的各方面影响变得越加微小,家庭的教育功能所起的作用也变的微乎其微。对于离开家庭开始独自生活的大学生来说家庭环境对于其心理发展所起的作用并没有消失,也不能被忽视。在学生成长中,家庭作为重要之一的环境,对学生不论是学习阶段还是终其一生其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来自于不同家庭环境的大学生,在早期环境的培养下其人格才不断地形成,从而发展模式也变的不同,所形成的效能感及应对能力也相应不同,那么家庭环境对于人际交往效能感及应对能力所产生的影响是怎样的,针对此本研究的研究基础为家庭环境,调查分析家庭环境、人际交往效能感与应对能力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研究其整体特点,另一方面了解不同组别差异性及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理出三者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在家庭环境对应对能力的作用中,是否人际交往效能感起到中介作用,从而使我们有着手点来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感,也提供高了应对能力,提高心理的健康成熟程度。研究结果如下: (1)在性别、生源、民族、家庭结构、独生与否方面上,大学生的家庭环境存在这7个方面的显著差异。 (2)在性别、生源地、班干与否、独生与否上,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 (3)大学生在性别、民族、专业、生源地、是否班干、是否独生、家庭结构的不同在应对能力上表现出显著差异。 (4)人际交往效能感与家庭环境存在显著正相关,具体的说矛盾性、亲密度、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与人际交往效能感总分显著相关。 (5)应对能力与家庭环境呈显著正相关,具体是矛盾性、组织性、亲密度、娱乐性与总的应对能力存在显著相关。 (6)应对能力同人际交往效能感6个因子均呈显著相关。 (7)应对能力、人际交往效能感被家庭环境的亲密性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应对能力被人际交往效能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人际交往效能感成为了家庭环境亲密度对应对能力的中介变量,其中对于寻求支持能力是完全中介作用,对行为控制、自我防御、情绪控制能力造成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家庭环境 人际交往效能感 应对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5.5;G44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1 问题提出11-12
- 1.1 问题来源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2 文献综述12-23
- 2.1 家庭环境研究综述12-15
- 2.1.1 家庭的概念12
- 2.1.2 家庭环境的概念12-14
- 2.1.3 家庭环境测量14
- 2.1.4 家庭环境理论14-15
- 2.2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研究综述15-17
- 2.2.1 领域相关的自我效能感15-16
- 2.2.2 自我效能感的应用领域16
- 2.2.3 人际交往效能感概念16
- 2.2.4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结构和测量16-17
- 2.3 应对能力的研究综述17-20
- 2.3.1 领域相关的应对概念17-18
- 2.3.2 应对概念的研究取向18
- 2.3.3 应对能力概念18-20
- 2.3.4 应对能力的结构及测量20
- 2.4 家庭环境、人际交往效能感和应对能力的关系研究20-21
- 2.4.1 家庭环境与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关系20
- 2.4.2 家庭环境与应对能力的关系20
- 2.4.3 人际交往效能感与应对能力的关系20-21
- 2.5 已有研究的不足21-23
- 3 研究方法23-25
- 3.1 研究对象23
- 3.2 研究工具23-24
- 3.2.1 家庭环境量表23-24
- 3.2.2 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24
- 3.2.3 应对能力量表24
- 3.3 研究程序24
- 3.4 数据处理24-25
- 3.5 研究假设25
- 4 研究结果25-43
- 4.1 大学生家庭环境分析25-28
- 4.1.1 大学生家庭环境的性别差异分析26
- 4.1.2 大学生家庭环境的民族差异分析26-27
- 4.1.3 大学生家庭环境的生源差异分析27
- 4.1.4 大学生家庭环境的独生子女与否的差异分析27-28
- 4.1.5 大学生家庭环境的家庭结构差异分析28
- 4.2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状况28-31
- 4.2.1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性别差异分析29
- 4.2.2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生源差异分析29-30
- 4.2.3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独生子女与否的差异分析30
- 4.2.4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班级干部与否的差异分析30-31
- 4.3 大学生应对能力的状况分析31-35
- 4.3.1 大学生应对能力的性别差异分析31
- 4.3.2 大学生应对能力的专业差异分析31-32
- 4.3.3 大学生应对能力的民族差异分析32
- 4.3.4 大学生应对能力的生源差异分析32-33
- 4.3.5 大学生应对能力的独生子女与否的差异分析33-34
- 4.3.6 大学生应对能力的班级干部与否的差异分析34
- 4.3.7 大学生应对能力的家庭结构差异分析34-35
- 4.4 大学生家庭环境、人际交往效能感与应对能力的相关分析35-36
- 4.4.1 大学生家庭环境、人际交往效能感相关分析35
- 4.4.2 大学生家庭环境、应对能力的相关关系35-36
- 4.4.3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应对能力的相关关系36
- 4.5 回归分析36-41
- 4.5.1.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回归分析37-38
- 4.5.2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应对能力的预测作用38-39
- 4.5.3 人际交往效能感对应对能力的预测作用39-40
- 4.5.4 家庭环境、人际交往效能感对应对能力的预测作用40-41
- 4.6 分析人际交往效能感的中介作用41-43
- 5 讨论43-56
- 5.1 大学生家庭环境特点分析43-44
- 5.1.1 大学生家庭环境总体状况43
- 5.1.2 不同性别、民族、来源、独生与否、班干与否、家庭结构的大学生家庭环境差异分析43-44
- 5.2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状况分析44-45
- 5.2.1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总体状况44-45
- 5.2.2 不同性别、专业、年级、民族、来源、独生与否、班干与否、家庭结构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差异分析45
- 5.3 大学生应对能力的特点45-47
- 5.3.1 大学生应对能力的总体状况45-46
- 5.3.2 不同性别、专业、年级、民族、来源、独生与否、班干与否、家庭结构的大学生应对能力的差异分析46-47
- 5.4 大学生家庭环境、人际交往效能感对应对能力的影响47-51
- 5.4.1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影响47-48
- 5.4.2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应对能力影响48-50
- 5.4.3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对大学生应对能力的影响50-51
- 5.5 回归分析51-53
- 5.5.1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影响51-52
- 5.5.2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应对能力的影响52
- 5.5.3 人际交往效能感对大学生应对能力的影响52-53
- 5.5.4 家庭环境、人际交往效能感对大学生应对能力的影响53
- 5.6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中介效应分析53-54
- 5.7 结论54-55
- 5.8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55-56
- 参考文献56-60
- 附录60-68
- 致谢68-6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何剑;未成年罪犯的家庭环境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年02期
2 谢晶;张厚粲;;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研究[J];心理研究;2008年06期
3 赵彦;;家庭职能的社会化与青少年的社会化[J];青年研究;1987年12期
4 鲍立铣;魏龙华;;家庭环境对儿童社会影响研究的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1年04期
5 蔡玲丽;宋茜;赵春鱼;;大学生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辅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05期
6 李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能力、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3期
7 刘翠梅;家庭环境与学生心理健康[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自尊及人际信任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商倩倩;初中生易羞耻倾向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亮;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谢晶;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的初步编制与分析[D];山西大学;2004年
5 刘逊;青少年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静;大学生应对能力问卷的编制与实测[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薛朝霞;应对技能培训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应对能力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8 谢莹;家庭环境与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荣;基于提高心理社会应对能力的预防青少年自杀心理行为训练教程的编制及其应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10 刘金玲;大学生沟通技能和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家庭环境、人际交往效能感与应对能力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7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97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