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干预效果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4 07:00
本文关键词: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干预效果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在总结前人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其产生的心理机制。对元认知干预技术是否能够有效干预这一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检验,为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心理干预及愈后防复发提供临床经验。 方法:本研究以6名有人际关系敏感问题的大学生来访者作为被试进行心理干预,运用的干预技术为辽宁师范大学金洪源教授研发的元认知干预技术,采取不同被试相同行为以及同一被试相同性质不同行为的小样本多基线实验设计。研究以症状自评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的前后测结果对比作为干预是否有效的标准,以人际交往过程中主观满意度或典型情境情绪体验强度作为小样本多基线实验的指标。 结果:通过系统的心理干预,6名被试的症状自评量表所有因子分及总分都降至划界标准以下,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总分也明显下降,其中每个被试原最高得分的分量表分数也明显下降。多基线图表明来访者A、B、C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主观满意度提升,来访者D、E、F对典型情境的情绪体验强度下降,并在6个月的3次回访中均未复发。 结论:大学生产生人际关系敏感问题的心理机制是消极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恶性循环。通过元认知干预技术可以改变来访者的消极敏感情绪,,从而高效干预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问题。通过回访结果表明在干预结束后来访者主动运用元认知智慧,没有复发迹象。
【关键词】:元认知干预技术 人际关系敏感 多基线实验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1 问题提出9-17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9-12
- 1.1.1 人际关系9
- 1.1.2 人际关系敏感9-10
- 1.1.3 与人际关系敏感相关的概念10
- 1.1.4 元认知10
- 1.1.5 条件性情绪反应10-11
- 1.1.6 元认知干预技术11
- 1.1.7 多基线实验设计11-12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2-15
- 1.2.1 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现状12-13
- 1.2.2 人际关系敏感对大学生的影响13
- 1.2.3 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成因与影响因素13-14
- 1.2.4 人际关系敏感的心理干预14-15
- 1.3 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15-17
- 1.3.1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15-16
-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16
- 1.3.3 研究假设16-17
- 2 研究方法17-30
- 2.1 被试17-20
- 2.1.1 入组标准17
- 2.1.2 来访者背景情况17-20
- 2.2 研究工具20-21
- 2.2.1 症状自评量表20
- 2.2.2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20-21
- 2.2.3 人际交往过程中主观满意度评定表或典型情境情绪体验自我观察记录表21
- 2.2.4 其他21
- 2.3 评估与诊断21-23
- 2.3.1 症状自评量表诊断21-22
- 2.3.2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诊断22
- 2.3.3 人际交往过程中主观满意度评定或典型情境情绪体验自我观察记录22-23
- 2.4 研究程序23-24
- 2.4.1 研究时间23
- 2.4.2 研究设计23-24
- 2.5 具体临床干预过程24-30
- 2.5.1 认知调整24-26
- 2.5.2 放松训练26-29
- 2.5.3 防复发指导29-30
- 3 结果30-40
- 3.1 症状自评量表测量结果30-32
- 3.2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结果32-33
- 3.3 人际交往过程中主观满意度评定或典型情境情绪体验自我观察记录33-38
- 3.4 回访38-40
- 4 讨论40-43
- 4.1 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干预效果分析40
- 4.2 元认知干预技术干预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高效的原因探究40-41
- 4.3 本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41-42
- 4.4 本研究的局限42-43
-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6
- 附录 A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来访者登记表46-48
- 附录 B 症状自评量表48-51
- 附录 C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51-52
- 附录 D 人际交往过程中主观满意度评定表52
- 附录 E 人际交往过程中典型情境情绪体验自我观察记录表52-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53-54
- 致谢54-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英;;独生子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董奇;论元认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3 李宏翰,赵崇莲;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基于心理健康的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肖荣勋;;内观疗法在教育中的应用及研究新进展[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5 李红;肖荣勋;;内观疗法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7期
6 周晓荣,刘美丽,高春燕,赵玲;心理干预中放松训练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3年05期
7 肖瑾,陈伟民;独生子女社交倾向性的元分析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6期
8 汪伟;谢玉兰;;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在地方高校的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8期
9 骆佳梅;;“8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年35期
10 于曦;刘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解决对策[J];考试周刊;2010年27期
本文关键词: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干预效果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5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05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