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从自然人到道德人:青少年道德人格生成的省思逻辑

发布时间:2021-03-04 14:38
  学校道德教育旨在促使青少年道德人格的生成,使他们在自我教育和成长过程中提升德性水平和德行能力。在此过程中,学校德育应遵循道德主体建构主义逻辑,以激发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生活主体意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反思和追问"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应成为什么样的人"及"我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中,获得道德人格的提升,自觉以道德追求联结其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实现由自然人向道德人的真正转化。 

【文章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38(3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道德人格建构的基点:我是什么样的人
二、道德人格生成的动力源: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三、道德人格发展的方向标:我应成为什么样的人
四、道德人格的确定:我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道德人格形成的实践机制研究[J]. 彭虹斌.  教育科学. 2013(02)
[2]我国青少年社会化方式的特点与道德人格的形成[J]. 韩玉璞.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28)
[3]青少年道德人格及其建构的四大支柱[J]. 张绪培,王健敏.  中国德育. 2012(11)
[4]论青少年良好道德人格的建构[J]. 侯晶晶.  当代教育科学. 2009(12)
[5]道德自我:青少年道德人格发展的核心[J]. 柳潇,曹清燕,周紫薇.  理论界. 2005(11)
[6]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概念与特征[J]. 肖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3)



本文编号:3063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063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2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