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视域下的国统区学校教育
本文关键词:《新华日报》视域下的国统区学校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唯一一份大型日报,出版时间历经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是中共在国统区一个最为重要的宣传平台。报纸登载的内容丰富多样,其中对国统区学校教育的报道贯穿始终,内容丰富翔实,影响颇为深远。 本文从三个部分出发,着力探讨《新华日报》视域下的国统区学校教育。第一部分论文论述了《新华日报》立足自身独特的新闻源,从教师、学生、社会人士等主体出发,构建出的国统区学校教育面相。为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新华日报》尝试采用了多种途径、策略及文体。最后,论文从民众认同等方面,对《新华日报》的构建效果进行客观剖析,肯定了其在构建国统区学校教育方面所产生的积极效果。
【关键词】:新华日报 国统区 学校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529;K2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绪论9-16
- 第1章 多重面相的国统区学校教育16-42
- 1.1 初等教育18-22
- 1.2 中等教育22-29
- 1.3 高等教育29-42
- 第2章 多途径多策略的运用42-58
- 2.1 采用多种途径42-49
- 2.2 借助各种策略49-54
- 2.3 使用各类文体(体裁)54-58
- 第3章 对《新华日报》国统区学校教育报道的评价58-65
- 3.1 民众的认同58-60
- 3.2 国民党当局的反应60-62
- 3.3 壮大了中共的社会基础62-65
- 结语65-66
- 参考文献66-70
- 致谢70-7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光明;抗战胜利后的教育甄审与反甄审[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张谦,黄升任;抗战与中国高等教育[J];档案与史学;1999年04期
3 张霖;1938──1947:《新华日报》在国统区的抗争[J];党史文汇;1996年03期
4 王安平;浅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的作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5 沈岚;简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J];民国档案;1998年02期
6 吴扬;;斗争的艺术——浅析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与国民党斗争的策略[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3期
7 刘洪;;试析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经营管理[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蔡尚伟;;《新华日报》:版面上的相对自由与版面后的不自由[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余子侠;抗战时期国立中学的创办及其意义[J];近代史研究;2003年03期
10 朱生华;周恩来与“新华军”[J];江汉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金林;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教育复员研究[D];中山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挺;抗战时期中国高等院校内迁研究[D];西北大学;2000年
2 陈钊;国民政府战时教育方针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3 覃红霞;抗日战争时期高校内迁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峻;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的方针与措施[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吴会蓉;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推进中等师范教育述论[D];四川大学;2003年
6 冉春;抗战时期国立师范学院的设立及其历史评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婷婷;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救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姜宁;《新华日报》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吉林大学;2005年
9 廖林子;抗战时期的中国高校教育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韦;抗日战争期间我国高校内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新华日报》视域下的国统区学校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24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