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从“边缘性参与者”到“充分参与者”的工匠工作场所学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6 10:35
  近年来,我国有关工匠的研究呈几何级数增长,但已有成果多偏重于职前的工匠知识和技能培育,而较少关注工匠的职后学习及由此实现的整体素质提升。事实上,伴随着工作场所学习在个体和组织发展中的价值愈益凸显,工匠的工作场所学习应该成为学界的重要关注点。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国工匠》纪录片讲述了来自不同岗位的大国工匠的成长故事,从转录文本和相关报道分析发现,工匠的工作场所学习类型可以分为累积学习、同化顺应学习和拓展性学习。工匠的工作场所学习策略则主要包括向师傅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和在共同体中合作学习。为切实推动个体实现从学徒到工匠、从"边缘性参与者"到"充分参与者"的身份建构和变革,工匠工作场所学习开发还需精准匹配内容,避免"错误学习";激发学习动机,克服"学习防御";强化学习互动,突破"学习孤岛"。 

【文章来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8,(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从“边缘性参与者”到“充分参与者”的工匠工作场所学习研究


同化与顺应学习之间的互动同化顺应学习是大国工匠们常见的一种学习类识别特定能力的恰当时机(活动水平的观察)

过程图,过程,现代造船,学习过程


含了同化和顺应,兼有量的扩展和质的提升。在古法造船基础上学习现代造船知识的张兴华经历的也是同化顺应学习交融、互动的过程:痴迷于造船的张兴华不满足于古法造船,他希望掌握现代造船知识,毕业于大连海洋大学船舶制造专业的女儿成了他最好的老师。之前张兴华用手画图纸,误差最大时达10毫米,学会用电脑设计图样之后,他画图纸的精确度能达到1毫米。基于比耶格等人的同化顺应学习模型,张兴华的同化顺应学习可以简化为图2所示的模型。该模型既演示了同化顺应的学习过程,也含纳了最终学习结果。图2张兴华的同化顺应学习马荣对数字雕刻的学习则相对侧重顺应过程。在传统手工雕刻成了制约印钞行业发展的瓶颈时,人过中年、手工雕刻技艺已进入巅峰期的马荣最终下决心学习数字雕刻技术。由于没有计算机基础,她曾经一坐在电脑前就心生畏惧。但经过近两年的勤学苦练,马荣最终掌握了数字雕刻技术,并革命性地激发了她的雕刻创作。因为可能要放弃原有的知识技能,突破自己的“舒适区”,真正的顺应学习过程对于个体来说是一种紧张状态,表现的特征有焦虑、慌张和困惑,要求某种程度的力量(克努兹·伊列雷斯,2014),所以,学习者勇于抛却业已建立的图式,愿意付出努力应对挑战,是顺应学习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正因此,顺应学习的成果一般更具变革性、超越性和持久性。3.拓展性学习在当今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关于教育和学习的讨论应超越关系习得、认证和运用知识的过程,还必须解决创造知识和控制知识等根本性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7)。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的时代,大国工匠所面对的更多是前所未有的新境况,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已无法?

模型图,拓展性,工匠,周期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年6期/总156期程;(7)固化:将模型的试验结果变成一个新的、稳定的实践形式(吴刚等,2016)。图3拓展性学习的周期大国工匠们所经历的拓展性学习也是大致按照拓展周期框架进行的,这从多位工匠的成长经历中都能看出。除此之外,工匠们在工作场所中的拓展性学习也呈现出一些具体、鲜明的特点。其一,拓展性学习并不是线性、断裂的过程,而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闭合系统,即从质疑开始,经过分析、构建、检验、实施、反思等环节,到达固化阶段。之后,随着环境的变化,又可能产生新的质疑,开启新一轮的拓展性学习。此外,在工匠们的工作实践中,拓展性学习往往简化为以下步骤:环境的变化引发新的质疑或挑战→对新的质疑或挑战进行分析→构建新的解决方案→试用新方案→调整、细化新方案→固化为新的实践活动。比如,高凤林的拓展性学习经历了如下程序:第一,质疑。用胶粘技术连接火箭发动机头部稳定装置的传统做法。第二,分析。胶粘技术存在很大弊端,容易老化。第三,构建新方案。决定改用焊接方式解决这一难题。第四,试用新方案。进行了无数次分析试验,努力寻找新的焊接材料和技术。第五,调整新方案。不断调整焊接材料和技术。第六,固化。解决了火箭发动机头部稳定装置的焊接难题,火箭发动机头部稳定装置从胶粘改为焊接。裴永斌也经历了基本相同的拓展性学习过程:第一,挑战。尽管工作计划表上已排满弹性油箱的生产任务,但仍无法满足国内外众多水电站的需求。第二,分析。按照正常的套路难以完成工作任务。第三,构建新方案。彻底改变现有生产方式,从手工操作换为数控机床。第四,试用、调整新方案。反复琢磨、反复修改,经过三个月的艰苦攻关,为数控机床自制了个性化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扎根理论视域下工匠核心素养的理论模型与实践逻辑[J]. 祁占勇,任雪园.  教育研究. 2018(03)
[2]人如何学习——解读恩格斯托姆的《拓展性学习研究》[J]. 魏戈.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7(03)
[3]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化学习图景叙事探究[J]. 欧阳忠明,杨亚玉.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7(04)
[4]高凤林:大国工匠是这样炼成的[J]. 种宫.  中国品牌. 2016(05)
[5]拓展性学习中的概念形成——基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视角[J]. 吴刚,洪建中,李茂荣.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05)
[6]“实践共同体”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J]. 叶海龙.  当代教育科学. 2011(16)
[7]工作场的学习:概念、认知基础与教学模式[J]. 赵蒙成.  比较教育研究. 2008(01)



本文编号:3286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286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8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