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论视角的数字化无障碍学习发展与变迁
发布时间:2021-09-09 07:53
数字化无障碍学习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残疾人学习,信息技术推进了其发展与变革。由于学习理论、教学实践及技术工具之间存在互利共赢的关系,从学习理论的视角分析数字化无障碍学习的发展,能更为准确地揭示隐藏在信息技术背后的学习原理。通过基于学习理论的解释性研究发现,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数字化无障碍学习主要体现功能补偿,基于认知学习理论的数字化无障碍学习体现了认知加工补偿,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数字化无障碍学习更体现了普特融合,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数字化无障碍学习突显了个性化教育。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技术将促使数字化无障碍学习走向自适应教育方向。
【文章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18,(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提出
二、信息技术引发的无障碍学习环境变革
三、学习理论支持的数字化无障碍学习分析
(一) 辅助技术支持的功能补偿, 实现传播过程的无障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支持的数字化无障碍学习
(二) 学习资源支持的医教结合, 实现认知过程的无障碍:认知学习理论支持的数字化无障碍学习
1. 针对学习者不同残疾程度选择学习资源的补偿方式。
2. 根据残疾学习者注意力集中时间段、认知水平相对滞后等特征设计资源组织方式。
(三) 情境建构支持的融合教育, 实现学习情境的无障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支持的数字化无障碍学习
1. 虚拟现实技术支持的问题情境创设
2. 信息技术支持的残疾学习者跨通道的协作与交流
3. 有效支持残疾学习者与普通学习者的融合教育
(四) 学习社群支持的个性化学习, 实现潜能开发的无障碍: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支持的数字化无障碍学习
1. 残疾学习者的障碍评估与干预
2. 网络学习空间中生成性资源的再编辑
3. 残疾学习者自我导向学习的持续、多路径促进
4. 知识创造中的潜能开发
四、数字化无障碍学习的发展阶段及趋势
(一) 障碍补偿阶段
(二) 融合教育阶段
(三) 个性化教育阶段
(四) 自适应教育阶段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系统论视野下人机交互技术教育应用SWOT分析及对策——以自闭症等特殊儿童教育为例[J]. 王广帅,陈靓影,张坤,刘乐元.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5)
[2]基于VR技术的体验式学习环境设计策略与案例实现[J]. 钟正,陈卫东.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2)
[3]近三十年我国特殊教育政策发展进程的理论阐释——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J]. 冯元,张金福. 教育发展研究. 2017(11)
[4]我国特殊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J]. 丁勇.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2)
[5]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一种互惠关系[J]. 佩吉A.艾特默,蒂莫西J.纽比,杜丹丹,盛群力. 电化教育研究. 2016(12)
[6]特殊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与应用现状调查研究[J]. 郭炯,钟文婷. 电化教育研究. 2016(04)
[7]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的个案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为例[J]. 郭炯,何亚会,钟文婷. 现代教育技术. 2016(03)
[8]联通主义学习的教学交互理论模型建构研究[J]. 王志军,陈丽. 开放教育研究. 2015(05)
[9]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研究可视化分析[J]. 黄慧芳,俞树煜,胡艳,聂胜欣.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5(03)
[10]近十年中国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综述[J]. 魏先龙,王运武. 现代教育技术. 2015(02)
本文编号:3391718
【文章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18,(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提出
二、信息技术引发的无障碍学习环境变革
三、学习理论支持的数字化无障碍学习分析
(一) 辅助技术支持的功能补偿, 实现传播过程的无障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支持的数字化无障碍学习
(二) 学习资源支持的医教结合, 实现认知过程的无障碍:认知学习理论支持的数字化无障碍学习
1. 针对学习者不同残疾程度选择学习资源的补偿方式。
2. 根据残疾学习者注意力集中时间段、认知水平相对滞后等特征设计资源组织方式。
(三) 情境建构支持的融合教育, 实现学习情境的无障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支持的数字化无障碍学习
1. 虚拟现实技术支持的问题情境创设
2. 信息技术支持的残疾学习者跨通道的协作与交流
3. 有效支持残疾学习者与普通学习者的融合教育
(四) 学习社群支持的个性化学习, 实现潜能开发的无障碍: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支持的数字化无障碍学习
1. 残疾学习者的障碍评估与干预
2. 网络学习空间中生成性资源的再编辑
3. 残疾学习者自我导向学习的持续、多路径促进
4. 知识创造中的潜能开发
四、数字化无障碍学习的发展阶段及趋势
(一) 障碍补偿阶段
(二) 融合教育阶段
(三) 个性化教育阶段
(四) 自适应教育阶段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系统论视野下人机交互技术教育应用SWOT分析及对策——以自闭症等特殊儿童教育为例[J]. 王广帅,陈靓影,张坤,刘乐元.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5)
[2]基于VR技术的体验式学习环境设计策略与案例实现[J]. 钟正,陈卫东.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2)
[3]近三十年我国特殊教育政策发展进程的理论阐释——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J]. 冯元,张金福. 教育发展研究. 2017(11)
[4]我国特殊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J]. 丁勇.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2)
[5]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一种互惠关系[J]. 佩吉A.艾特默,蒂莫西J.纽比,杜丹丹,盛群力. 电化教育研究. 2016(12)
[6]特殊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与应用现状调查研究[J]. 郭炯,钟文婷. 电化教育研究. 2016(04)
[7]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的个案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为例[J]. 郭炯,何亚会,钟文婷. 现代教育技术. 2016(03)
[8]联通主义学习的教学交互理论模型建构研究[J]. 王志军,陈丽. 开放教育研究. 2015(05)
[9]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研究可视化分析[J]. 黄慧芳,俞树煜,胡艳,聂胜欣.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5(03)
[10]近十年中国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综述[J]. 魏先龙,王运武. 现代教育技术. 2015(02)
本文编号:33917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391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