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混合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21-09-19 19:07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各种制度尚未完备。为了有效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全面恢复和发展经济,新中国首先采取的是嫁接与探索并重的战略,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故而中国教育制度在沿袭既往模式外,开始思考借鉴苏联经验,出现了集三种文化模式于一体的"混合模式":一为"民国模式",即中国共产党从民国时期继承下来的、移植在古典学说基础之上的现代西化教育;二为"延安模式",即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领导农村边区政府的治理经验;三为"苏联模式",即为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中国共产党学习苏联的结果。在此期间,新中国领导人根据中国传统历史与国情现状,通过对教育"混合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初步实现了三种教育模式之间的良性嫁接,增强了最广大民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下的政治中国,乃至文化中国的认同。 

【文章来源】: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0,34(09)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缘起及教育模式相关概念界定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嫁接的教育“混合模式”
    (一)继承“民国模式”的组织载体:接收民国政府各类机构
    (二)沿用“延安模式”的行为导向:创办速成中学
    (三)借鉴“苏联模式”的制度范式:改造文教旧制度
        1.教育制度改革
        2.早期的院系调整,是实现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混合模式”的组织保障
三、探讨与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年来高等教育的改进[J]. 曾昭抡.  人民教育. 1953(01)



本文编号:3402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402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d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